秭归端午胜过大年 民俗活动提前升温
新华网宜昌6月12日电(记者刘紫凌、吴植、冯国栋)“端午比年大,女儿回娘家。”距离端午节还有一周,9日一大早,王海英就被娘家人用轿子抬回了秭归县的九畹溪镇。当日,王海英的姐姐和孩子也被用船接了回来。在王家大门口,亲戚们早已等候着迎接她们。
在屈原故里湖北秭归,端午节素来比过大年还隆重。16日秭归县将举办“申遗”成功后的首个国家级端午文化节,因此,今年秭归的各种端午民俗活动提前升温,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
陆游的《丰岁》写道:“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可见,羊头黄酒祭祀、女儿回娘家、划龙舟比赛等风俗早在宋代就有。当地传说,农历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要把出嫁的女儿接回娘家躲避“恶日”,俗称“躲午”。虽然如今交通方式五花八门,但抬轿、划船和骑马接女儿的习俗仍沿袭下来。
女儿回家乐坏了娘家人。王家妈妈说,全家早在一周前就开始准备。记者见到,王家的饭桌上足足摆满了20多道菜肴。一家人按辈分站成几列,面南而立。由辈分最高的人上香焚纸,带领家人面朝南方,祭拜屈原。王家老人说,这是因为屈原投身的汨罗江位于当地南部。
“桌上菜肴年年都变,唯独不变的是粽子。”王家妈妈指着饭桌上的粽子说。秭归的粽子用山中水边的簝竹叶子为包裹物,用糯米、红枣等填充,外用五色丝线缚扎呈菱角状,经水煮、蒸制而成。童谣有“点点窝窝,糯米坨坨,蘸点儿洋糖,一人一坨”。说的就是制粽和吃粽。
相传屈原汨罗投江后,楚人为了纪念,纷纷将食物置于竹筒投放江中,但因蛟龙抢吞食物,人们便改用苦楝树叶塞住竹筒口,用五色丝线扎缚。蛟龙害怕此物,不敢触碰。后来又演变为簝叶包裹,称为粽子,如今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食物。
“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煎熬。”老人们一边包粽子一边说。一颗粽子寓意深刻:青色的簝叶寓意屈原文化万古长青;雪白的糯米表示屈原廉洁清贫的一生和纯洁如玉的精神;棱角分明的形状象征屈原刚正不阿、有棱有角的品质;包在其中的红枣寓含屈原爱国忧民的一片丹心,也表达着乡亲们怀念敬仰屈原的一颗火热之心。
连日来,记者在秭归各地采访发现,当地人的饭桌上都少不了雄黄酒。酒多是自家制作,将雄黄研成粉掺入白酒即可。凡能喝酒之人,端午期间都会饮少许雄黄酒。老人们说,雄黄酒不宜多饮,喝一点是为了驱邪。
当地传说,屈原投江之后,一位老郎中抱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不多久,水面果真浮起一条死蛟龙。自此人们便用雄黄酒涂抹于孩童的七窍,或用其在额头上写一“王”字,俗称“画额”,以驱除邪魅,免受虫蛇伤害。
记者走访还发现,不少人家都备有猪头、羊头,据称都是祭祀用品。这里最具特点的端午民俗当数清晨祭江。屈原投江殉国,当地人敬他为“水神”。他们相信,屈原在世忧国忧民,死后定会保佑后世,因此无论贫富都会在端午节吊屈原祈平安。条件好的用全猪、全羊;差点的用猪头、羊头;就算再穷也会上几炷香、烧几张纸。长江边的屈原庙、屈原祠是主要祭祀地,偏远的人们则会找个有水的地方,临水祭祀以表心意。
尽管离端午节还有几天,屈原庙等地已人流如织,不少是其他地方包括港澳台地区来祭祀的客人。来自湖南汨罗市的李先生说,以前都是在汨罗江畔祭屈原,今年秭归举办国家级的端午文化节,提前安排了很多民俗活动,因此10日就赶来这里,一为祭吊屈子,二为增长见识。他说,这两天收获不小,已领略了灵牛耕地、艾水沐浴、画额驱邪等当地特色习俗。
11日下午秭归举行模拟祭祀。县文联副主席秦晓梅告诉记者,传统祭祀一般有主祭人和陪祭人,都身着祭服。主祭人面向长江,摆上祭品,杀鸡取血和酒,洒酒祭江。随后乐声中烧纸、敬香、叩首,陪祭人跟随主祭人围绕供桌游三圈。
祭毕,将龙形舟船的头抬起,由主祭人为“龙头”披上红布并点睛,然后送下江水,在哀婉的招魂曲中开始游江,为屈原招魂。这也是如今龙舟比赛的起源。
据介绍,16日至17日,这里将举行全国龙舟邀请赛,届时38支龙舟队“竞渡”高峡平湖。世界最大的龙舟也将亮相,这条全长62米的钢制龙舟,可容纳120人同时乘划,秭归人拟为其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