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茅人与过火坑 给非正常死亡者的特殊葬俗

在陕南民间古老的丧俗中,有一种古怪的习俗叫“背茅人与过火坑”。大凡因工伤事故或凶死,即非正常死亡在外的人,死者的尸体一律不得进入宅院大门之内停放,必须经过“背茅人与过火坑”的端公(巫术)仪式后,尸体才能入棺停入屋内。

“茅人”是用稻草或茅草扎成人形,穿上死者生前的衣服,头脸仿死者的脸形用白纸画成,蒙于茅草人头部,脚上穿上死者生前穿过的鞋袜,象征死者。

“火炕”挖一宽一尺,长一丈二尺,深三四寸的长坑,里面堆满木炭,点火燃烧,一个小时后,坑内炭火烧得通红,火坑周围10几米的范围内都感到灼热,火坑表面温度达到摄氏500度以上,里面的温度还要高一些。

夜黑之后,“背茅人过火坑”的仪式开始了。只见一端公(巫师)不慌不忙,脱下鞋袜,扎紧裤管,赤着一双脚板,对着立在火坑一端的茅人闭目默念了一段经文,说是在作法,让死者游荡不定的灵魂归附于茅人之体。然后由一赤着脚的人将茅人背在背上之后,端公对着火坑双手合掌于胸前闭目默念了一阵咒语:说是在施“下雪山”的法术,然后点燃手中画有咒符的黄表,每隔一大步远放入火坑的木炭火之上,烧成灰烬。火炕始端放有一脚盆清水,一件蓑衣铺在地上。端公双脚先在脚盆清水中浸洗,又踏踩在蓑衣上擦干。然后由一端公领头,一端公在后,手持小锣,紧锣密鼓,背茅人者紧随端公身后,都在脚盆水中浸洗,又踏踩在蓑衣上擦干,随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敏捷地跳进火坑,脚踩着燃烧过的黄表纸灰,飞也似地几大步就从火炕另一端跑出,背茅人者也随端公从火坑快步走过,费时不到一秒半钟,他们的脚陷进火炭里面,可丝毫没有灼伤,安然无恙。端公得意地说,这算不了什么,他们还能光着脚板从十二块烧得通红的铁犁铧上走过去。

经过“过火坑”这一仪式后,端公然后走到死者尸体面前,让背茅人者将茅人放下,在端公作法诵经过程中,将茅人焚烧,说是魂已归附尸体。然后才能将死者尸体抬入屋内放入棺木之中。当端公表演时,火坑周围的观众十分惊讶,呼声响彻云霄。经过“过火坑”之后,一切丧葬习俗与正常死亡人相同。

“过火坑”而又不会被灼伤,奥妙在哪里呢?有人解释说,绝对清洁的皮肤,假如和灼热的炭火或石子接触的时间不超过半秒钟,是不会灼伤的。“过火坑”的走火路者具有这种避火的本领,并不是靠法术、咒语或神灵保佑,而是靠着他们动作的敏捷和步伐的轻快。

责任编辑:huijua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