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兰州老街”感受“茶马互市”

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8日开门迎宾

  快去坐羊皮筏子!

  保安族腰刀制作雕塑。

  微缩古建模型兰州四合院。

  硅胶雕塑河州砖雕。

  老兰州们吃着“香喷喷”的“牛大碗”。本报记者 陈若梦 摄

  中广网兰州7月7日消息 古金城到底什么样,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无疑充满了诱惑力……在即将开馆的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中,一条遍及“马保子牛肉面”、“兰亭饭庄”、“润兴钱铺”、“天增成皮货铺”等金城老字号的“兰州老街”,将带您穿梭时空,畅游明清时期古金城“茶马互市”兴盛一时的商业景象!记者7月5日从兰州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集中展示古金城民俗一条街,以及河州砖雕、保安腰刀、兰州黄河水车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将于7月8日在金城关文化风情园区开馆迎宾。

  历经三年时间精心筹划的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陈展投资1000多万,场馆面积2000多平方米,集展示、展演、传承保护、研究发展等功能为一体,采用了实物陈列、场景再现、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多视觉、全方位地呈现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姿多彩。

  新建成的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包括序厅、展示厅、国家级项目兰州鼓子保护基地、茶园演艺厅、古金城民俗一条街等。在序厅和展示厅,采用全息数字化环形银幕技术、新型材料上镂刻图谱、微型浓缩景观模型、实物展示等形式,集中了兰州一批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如兰州太平鼓、黄河水车、旱田压沙技术、兰州鼓子、永登高高跷、微缩古建模型兰州四合院、兰州剪纸、兰州刻葫芦、兰州泥塑等。在非遗馆二楼是国家级项目兰州鼓子的保护基地,大家可坐在古香古色的茶园演艺厅里,一边品茶,一边通过180度的环幕电影,欣赏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精彩镜头。

  设在兰州非遗馆三楼的古金城民俗一条街,真实地再现了明清时期古金城“茶马互市”兴盛一时的商业景象。走进城门牌楼,一条充满生气的兰州老街映入眼帘,按照1∶1原大复制的“老字号”茶楼酒肆、商铺店面中,用硅胶制作的惟妙惟肖的“老兰州人”几乎可以以假乱真,酸辣可口的兰州酿皮、“一清、二白、三绿、四红”的兰州“牛大碗”令人垂涎欲滴。

  值得一提的是,馆内还设有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有兴趣的市民还可以走进“阮氏葫芦艺术馆”、“叶长友剪纸工作室”、“岳云生泥塑工作室”,向非遗传承人讨教技艺,过把亲手制作的瘾!(记者 平丽艳)



责任编辑:依侬
上篇文章:盐都非遗保护成绩斐然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