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建成
中新社兰州7月5日电 (记者朱世强)穿过老兰州的城门牌楼,一条古韵老街映入眼帘:街头摊贩、民间工匠、茶楼酒肆、皮货杂铺……如此一派明清时期老兰州茶马互市人群熙攘、市井繁荣的商业景象,在建成的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展现无遗。
兰州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5日向媒体通报称,历经两年筹划的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已建成,并将于8日正式开馆。5日,该馆提前向媒体记者开放。
该馆集展示、展演、传承保护等功能于一体,采用实物陈列、场景再现、多媒体等现代手段,全方位呈现了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姿多彩。
走进陈列馆,兰州太平鼓、黄河水车、永登高高跷、微缩古建模型兰州四合院、兰州的剪纸、刻葫芦、泥塑等一批代表性非遗项目,通过多种形式复活了老兰州的点滴记忆。
“再过多年,这些文化遗产就很难会被记忆起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的活态展示将恢复兰州的历史记忆。”兰州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局长范文说。
在陈列馆二楼、兰州鼓子的茶园演艺厅里,戏台的大幕高高卷起,但红柚木制成的古式椅凳已无昔日票友,戏台上更无艺人说唱。然而,观者看到此景都会情不自禁进入“观众嗑着瓜子、听着兰州鼓子、拍手叫好”的历史情景中。
兰州鼓子始创于北宋,系兰州本地民间音乐,其以音乐价值、表演形式、民俗民间文化价值入围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被“复原”了的一条老兰州名巷“双城门”,昔日繁华喧闹的市井生活即刻现于眼前。张贴“哈德门”牌香烟的陈旧海报,硅胶制成的街头摊贩和大汗淋漓锤砸铁器的民间工匠,以及开门迎客的“马保子”牛肉拉面馆、木制大门紧闭的皮货铺……都惟妙惟肖般“镶嵌”在这条古街上,尽显昔日兰州繁华岁月。
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曾出现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
兰州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赵中东说,该馆将使观众在充分享受全新视觉盛宴的同时,更深切地感受和领略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底蕴和非凡魅力。(完)
责任编辑:依侬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