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将修复3座名人故居 还原历史风貌

记者昨日获悉,三坊七巷内的陈承裘故居、何振岱故居、陈元凯故居保护修复工程,已由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设,目前正开展保护修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将按文物保护的要求“修旧如旧”,展现这3座故居的历史风貌。

“陈承裘故居”在文儒坊西段北侧47号,建于清初,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花园式的宅院,主座两进,左右厢房八扇门扇,都是用整块楠木板,以工笔手法阴刻“梅鹊争春”等花鸟图案,是不可多得的古建筑装饰艺术品。陈承裘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宝琛的父亲。

陈承裘育有七子,除第五子夭折外,六子俱登科甲,陈氏民居又称“六子科甲宅”。

“何振岱故居”在文儒坊大光里21号,光绪年间重建,宅院共两进,1991年公布为福州市政府挂牌保护单位。何振岱,清光绪举人,“同光体”闽派诗人,主修《西湖志》,重修《福建通志》。

“陈元凯故居”在文儒坊大光里23号,光绪年间重修,坐南朝北,前后两进,1991年公布为福州市政府挂牌保护单位。陈元凯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的妻子陈意映之父,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举人。



责任编辑:依侬
上篇文章:骑楼保护: 重现海南文化的浪漫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