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忧陈廉伯公馆被拆 文化部门:正原貌修复

著名的“旋梯楼”是摄影发烧友“心头好” 郑迅/摄

西关“旋梯楼”———陈廉伯公馆要拆啦!网络论坛上,近日流传开来的一条消息,引起广州本土文化爱好者的关注及担忧。羊城晚报记者昨天从荔湾区了解到,陈廉伯公馆目前进行的恰恰是保护还原工作,各位街坊可以宽心。

街坊担忧遭破坏

陈廉伯公馆位于逢源路沙地一巷36号,上世纪初曾是商贾高官云集之所。大楼内的一大型旋式楼梯最显特色。

上月底,一组图片悄然在网上流传。其一是公馆资料图片,其二是一幅现状图。后者显示,公馆部分顶层已被完全拆除,露出里面结构。图片经论坛和微博广泛转载后,引起市民广泛关注。有热心保护本土文化的人士担心,广州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是否又遭“黑手”?

记者现场见到,公馆已经被脚手架“包围”,外面堆满建筑材料。附近街坊介绍,此次施工还包括公馆周边的建筑,施工队已在故居旁的板房住了好一段时间。

公馆对面的住户告诉记者,公馆在解放后给了广东省水利厅做单位宿舍房,公馆顶部一度加盖以安置职工,公馆旁边则加盖了4幢高约五六层的楼作为宿舍房。今年2月,这些加盖的楼宇渐次被“扫平”,约一个月前,公馆顶部加盖部分也开拆了。

人为加建已拆平

对于街坊们的热心关注,荔湾区文化部门负责人表示了感谢。

据该名负责人介绍,整个工程初衷就是保护大家所钟爱的西关文化。他说,公馆之前作为集体宿舍,里面环境犹如“72家房客”。住户为了生活方便,不但在屋外加建,里面的结构也遭到了破坏。

公馆“受伤”的情况引起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今年开始,荔湾区通过置换,已经把里面的住户转移到其他地方居住。现在进行的施工,就是进行原貌修复。该名负责人多次保证,“旋转梯”不但不会遭到破坏,还会以更好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此外,记者还获悉,修复后的公馆将会向公众开放。据记者了解,此处一直是本土摄影发烧友的“心头好”,但由于产权归属问题,里面的住户对于屡屡有“外人”进入意见颇大,甚至一度锁门“谢客”,令不少摄影发烧友望门兴叹。

据悉,施工队正在努力加快进度,争取9月30日前完工。

■知多D

陈廉伯公馆位于广州荔湾区龙津西逢源路沙地一巷36号,是一栋仿欧式五层楼房,属独立式的楼宇建筑,坐东朝西,建筑物首层用地面积约400平方米,有法式的半地下室。

主人陈廉伯(1884-1945)的祖父是中国第一家缫丝厂“继昌隆”的创办人陈启沅(1834-1903)。清末,陈廉伯已是一个买办巨商,拥有十家银行和无数当铺,是世界上最有势力的华人金融家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机关宿舍至今。1993年8月被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依侬
上篇文章:陕西洋县“非遗”保护:留住渐行渐远的文明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