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巴族织布:在世博会上探索“非遗”之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珞巴族服饰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摄影:潘琼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珞巴族服饰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摄影:潘琼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珞巴族织布技艺

人口仅3000余人的珞巴族,如何在一个异常开放活跃的时代,如何在汹涌的全球化浪潮中,保持独立的民族特性,传承独特的民族文化?

在西藏馆展示的十几个各具特点的非遗项目中,珞巴族织布因其唯一的非藏族属性,无疑更为独特。来自林芝地区米林县的珞巴族女子亚依带着她厚重美丽的服饰和织布工具,第一次来到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参加全球最具前瞻性的盛会。对于刚入选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珞巴族织布,这次“走出”也具探路性质。

西藏活动周的工作人员,来自林芝地区的文化工作者刘迎会谈起这一濒危的“遗产”时说:“珞巴族的人口太少,又和藏族、汉族还有其他少数民族混居,通婚和现代化等情况会不会影响他们的民族特性?像织布,珞巴族现在很少人在织了。”

在美国,曾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将一个少数民族群落与其他族群独立开来。结果证明,适得其反。而在中国,正在践行另一种截然相反的方式,就是多民族互相交流、借鉴,以中国乃至世界不同民族的智慧和发展方式,共同发展各民族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博会是这一方法高度浓缩的践行平台。珞巴族人亚依、汉族人刘迎会、藏族传承人“同行”、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在世博会提供的平台上,有意无意地碰撞、交流着珞巴族织布技艺的前景。

在跟记者聊天时,亚依指着对面的藏族邦典编织技艺,很不好意思地说:“他们的工具比较复杂,织的布也更漂亮。我们的工具很简单。”

在与其他文化的关照中,亚依对于自己文化的认识是朴实的。而对于这一点,刘迎会有着清醒的思考。“这套工具简单,但可以编织出很多图案。现在的珞巴族织布只用在服饰上。其实它可以有更多的用途,花色和图案更精美。”

“珞巴族的图案有很多,米字型、渔网型等等。颜色也丰富。珞巴族是一个蓝色民族,喜欢蓝色的绿松石、大海中的贝壳,服饰又以黑、红、白、黄为主。这些民族的基本元素不变,经过增减组合,可以开发出更精美、更繁复的织布。”

刘迎会的父母是“老西藏”,她作为在西藏出生的第二代,长期生活在藏族、珞巴族、门巴族、僜人等民族杂居的地方,连相貌和口音都“西藏化”了。多元文化的互动和影响让她喜欢接触和思考不同的文化。在世博园里,她利用工作空闲,去过很多展馆参观,看别人怎么发展传统文化。其中韩国馆对她的触动特别大。

“韩国馆里展示的东西很时尚,又很有民族特色。他们的传统几乎都被挖掘出来了。相比之下,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同时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刘迎会说,“像珞巴族的织布就可以结合现代生活开发更多用途。像杯垫、坐垫、靠枕之类,也可以很时尚。这些我也跟亚依说过。”

当记者和亚依聊起这些时。她腼腆地笑:“我们那里的人是很喜欢织布,经常找我织。但其他人喜欢吗?”

世博会是回答这一问题的极好场合。刘迎会说:“我们带来很少的织布,可以卖的,但关注的人很少,说明珞巴族的产品还太单一,不符合人们的需求。珞巴族织布已经濒危,如果不引起年轻人的兴趣,没有传承环境,未来堪忧。如果它的产品时尚,也许更容易让年轻人传承,让更多人喜欢。”

每一种文化事项有它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因为所居住的高寒环境,珞巴族织布以厚实为主。在上海闷热的天气里,连亚依自己都不愿意穿着展示。

对于珞巴族织布在上海的“冷遇”,刘迎会并不失望,反而更坚定了她的想法。“来世博是一个探路。一方面应该开发更多的产品,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很多游客连珞巴族都没听过,对织布更不了解了。我们回去后,要和珞巴族的文化人、传承人一起,好好研究珞巴族的文化,开发更多既传统又多样的织布产品。”

来到世博的亚依,也在疑问中产生了尝试的愿望,她说:“回去以后试试看吧。”

刚入选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珞巴族织布,还需要政府和社会投入更多的财力和帮助,对它的保护也任重而道远。对于一个人口较少民族的“非遗”保护,除了资金投入,更需要本民族和其他民族共享经验、智慧。与世界对话的世博会无疑是最佳的探路途径之一。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