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忧? 文化产业开发曲江模式引发争议

大雁塔、北广场与两侧的仿唐商铺。

大唐芙蓉园内一角。

原地复建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丹凤门。

【阅读提示】

近期,有两则消息与“曲江”连在一起:当地拟投120亿元改造陕西西安城墙,计划用现代灯光点亮城墙,在城墙周围开发旅游娱乐项目;8月份,耗资百亿元的大明宫遗址公园在开园前一个多月,部分已建成的景观却被悄悄“搬移”。这两则消息,都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西安曲江新区似乎从不缺少话题。有人称,“曲江模式”已成为陕西文化开发的一个范本;有人却质疑,曲江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之名,行开发地产抬高房价之实;还有专家直言,曲江几乎“垄断”了陕西文化遗产开发,过度商业开发不仅使陕西文化单一化,还会伤了文化的魂……

“曲江模式”到底该如何看待?文化遗址开发中的这条曲径,通向的究竟是“优”,还是“忧”?

谈及“曲江模式”,西安市副市长、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主任段先念说:“曲江主要是依托文化遗产,整合历史资源,通过创意包装和策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带动其他产业门类发展。”

从2002年起,曲江相继规划建设了公共园林面积总计3300多亩的唐大慈恩寺、唐城墙、唐芙蓉园、曲江池、曲江寒窑、秦二世陵六大遗址公园,以及电影城、美术馆、音乐厅、大剧院、陕西文学馆和民间艺术馆,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六大文化场馆和包括大雁塔北广场、贞观文化广场等在内的系列文化广场。

“曲江模式”在众多大项目的开发建设中逐步形成。有人说,它给陕西文化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曲江一位负责人表示,“曲江模式”可以归纳为“文化+旅游+城市”,通过企业的聚集做大产业集群,做长产业链,培育大集团。具体地说就是要挖掘土地的文化资源,通过市场化运作、国际化手段,通过大项目带动战略,把这种资源通过文化演绎、文化创意的方式,转化为文化产品。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起,曲江即被定位为西安市旅游度假区,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因为没有钱,发展非常缓慢。2002年,曲江确立了“文化立区、旅游兴区”战略,发展从此进入快车道,曲江首先融资5亿元,建起了大雁塔北广场,把文化、休闲和旅游结合起来。项目很成功,大雁塔周边地价上升了,这给了曲江很大的信心。紧接着,曲江又花14亿元推出第二个项目——大唐芙蓉园。

段先念表示,曲江通过大资本运营、大产业布局、大项目带动,正迅速改变着陕西文化产业。曲江运用整合资源、项目捆绑、委托经营、土地划拨和资本运营等手段,不断增强投融资能力,扩大资本总量,并以投融资平台为母体,相继整合组建了影视、会展、旅游、演艺及大明宫投资集团等文化企业集团。2009年6月9日,目前全国最大的文化产业投资公司——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在西安挂牌成立,曲江是其最大股东。曲江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曲江要打造文化航母,致力成为推动陕西文化强省的重要力量和西部文化产业的巨无霸”。 

近期处于风口浪尖的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我国体量最大的遗址考古公园,是丝绸之路整体申遗的东方龙头。从大明宫遗址保护项目的规划展示看,除了几个是博物馆类的项目外,其余全是商务楼、宾馆、住宅小区。

据了解,大明宫投资集团拥有包括大明宫遗址公园及周边地区在内的19.16平方公里土地的一级整理权、整体规划权和整体开发权。这19.16平方公里的土地产生的增值,即最终的土地市场价值超过成本的溢价部分,将被大明宫投资集团和它的地产商合作伙伴分享。据悉,中国建筑、中海地产、华远地产等国内地产巨头都已介入了大明宫周边地块的开发。

从2002年开始,曲江便开始搞文化产业。曲江一直认为,自身不追求盈利,如何成功挖掘西安这座城市的文化号召力,才是曲江的使命。

但在陕西省委党校教授钟卫国看来,曲江是在用文化粉饰地产。其内在规则是:圈地→文化艺术炒作→全球招标搞规划→贷款→基础建设→招商引资→地价成倍甚至数量级翻番→出让土地获得资金→炒文化概念、建主题公园→土地再次升值。

曲江的具体做法是:先讲一个很大很美的故事;然后建主题公园,引来游客和现金流;最终,周边土地快速升值。曲江的第一个故事主角是大雁塔,宣讲大雁塔与唐僧的关系,结果大雁塔广场两侧2万多平方米的仿唐商业铺面很快被抢购一空。2003年12月31日大雁塔北广场开放,第二天,曲江的所有土地在原有基础上每亩加50万元,而一年后,该地段周围的地价增长了3倍多。

据了解,大明宫遗址公园耗资120亿元,西安市政府不投一分钱,靠地产商先垫资拆迁,进行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一些宫殿。作为补偿,地产商将按贡献大小,以拆迁成本价获得一块土地。

据公开资料显示,2003年,曲江新区的土地为每亩30万元到50万元,到2009年,出让价格为每亩300万元到600万元。而在全国抑制房价的大背景下,曲江的房价甚至高达4万—6万元/平方米,炒房者蜂拥而至。

“一直以来,在曲江那里,文物只是地产的陪衬和道具。他们的做法是文化搭台,地产唱戏,文物是配角,遗址成道具。”十七大代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吴永琪认为。

大雁塔、大唐芙蓉园、西安城墙、法门寺、大明宫遗址公园、曲江临潼国家级休闲度假区(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所在地)、曲江楼观台中国道教文化展示区,曲江寒窑遗址公园……曲江正在“垄断”西安甚至陕西的大部分文化遗产。据了解,曲江的下一步将走向延安,还将在陕西各市修建文化广场。

一场曲江“风暴”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不少专家认为,曲江是一个先行者,践行了“皇城复兴”计划,没有它,西安的“皇城复兴”计划到现在可能还启动不了。

钟卫国却持相反观点:“文物上有历史信号,如果被过度商业化开发,这些历史信号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曲江的文化扩张本质就是商业风暴,风暴过后留下的只是一堆建筑垃圾,会破坏西安文化的多样性、厚重感。”

“重商业开发,轻文脉保护”,是学界对曲江开发项目最主要的批评声音。

陕西省委党校经济研究所所长范增录教授就认为:“一些遗址开发其实就是钢筋混凝土的仿古制品,打破了人们对古建筑的认同感、归属感、敬畏感。就算曲江模式不错,也没有必要在全陕西推广。文化遗产‘被曲江化’可能会伤及历史的根、文化的魂。”

 



责任编辑:依侬
上篇文章:河南唯一申遗项目潞王陵赵妃墓计划国庆开放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