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家家有本送礼账 节日里面的另一种习俗
中秋礼账单
年年过中秋,感觉各不同。事有凑巧,正当我琢磨着今年的中秋该给哪些亲朋好友和曾经有恩于自己的人送些什么礼的时候,居然在拾掇抽屉时发现了一张发黄的账单上写:中秋节送礼:父母:月饼1公斤,1.6元;水果1.5公斤,1元;猪肉1公斤,1.92元;熟肉1公斤,3元;计7.52元。丈母娘:月饼1公斤,1.6元;水果1.5公斤,1元;猪肉1公斤,1.92元;熟肉1公斤,3元;带鱼1公斤,0.92元;汾酒1瓶,2.4元,计10.84元。单位领导:凤凰烟1条,5元;黄金叶烟1条,2.6元,计7.6元。另:自己过节花费,月饼3块,0.6元;猪肉0.5公斤,0.96元;带鱼0.5公斤,0.46元。总计28.08元。可别小看这区区28.08元,我那时一个月工资才36元,月月捉襟见肘,一个节日就花去三分之二,当时的心情怎么样,节后的日子怎么过。时隔这么多年,虽然记忆有些模糊,但那感觉肯定爽不到哪里去。
多少年来,中秋在国人眼里就是一个大节日,不能不当回事。既要当回事,就不仅仅是自己、自家要踏踏实实地准备一番,更重要的是得给重要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曾经有恩于己的人,像回事地送一把礼。这就需要仔细计划一番。老实说,改革开放以前,我是真怕过节,不仅怕过中秋、怕过年,就连“五一”等其他节日也都怕过。一个月的工资才36元钱,哪里经得住送礼?
现在不同了,改革开放了这么多年,经济情况早已今非昔比。虽然比不上人家百万富翁,但至少是不怎么怕过节了。今年中秋节,礼肯定是要送的。为了说明问题,我现在就给大家晒晒我的礼账单:自家过中秋采购,计划300元;丈人丈母已过世,免账;买东西看老母亲,计划花500元;孙子上学,认识校长的朋友帮了忙,计划送卡500元;教孙子弹琴的老师很辛苦,计划送卡200元;已经退休的单位老领导曾经改变过自己的人生,这些年年年中秋送卡1000元,今年照例;邻居老李夏天帮过咱的忙,计划买两盒像样些的月饼,准备花500元。总计3000元。
这3000元,放在过去是想也不敢想,可现在咱怕啥?眼都不眨一下。该花就花,那句话怎么说来?对,叫财大气粗。咱如今财虽然不算有多大,但气还可以粗一些,这可全托改革开放的福啊!(傅力)
送礼送到我心痛
每逢佳节倍思亲,送礼送到我心痛。
又到中秋了,又要心痛了,但痛归痛,礼该送还得送,钱该花还得花。领导对咱不薄,三两盒月饼显然不够。
不就几盒月饼,一堆烟酒吗,钱没了还可以挣,工作没了还挣个啥呀。工薪阶层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赶紧去超市。
其实,到了超市你就知道在送礼的人群中你是多么的渺小,人挨人、人挤人,就差人踩人了。平时提塑料框购物的基本消失在茫茫的手推车里,成堆的礼盒、丁零当啷的响声,别看他们表面上很轻松,其实心里估计也很痛。为啥痛?你想啊,像咱们这种工薪阶层,平时购物谁舍得这么造啊。都是能省就省,买个小件还是货比三家,大件更是心算脑算左算右算。可是,给领导送礼,谁还算啊,都是啥买不起买啥,啥消费不起整啥。
即使是这样,心里还寻思着:送这个,领导满意不满意啊,高兴不高兴啊,答应不答应啊。要是领导好像满意、看似高兴、表面答应,那就纯粹毁了。
不多说了,领导家那块都堵成一糊片了,赶紧的,我得做个先进工作者啊。 (响 强)
我为送礼忙
又快过节了,中秋节、国庆节,前面是教师节,后面还有元旦、春节、元宵节。每年一到这个时候,我的心情就莫名地紧张、焦虑、不知所措。和这个时候快要收秋、兴高采烈的老农们不同,这个时候却是我大把地花银子的关键时刻。中国人重人情,尤其是经济社会,人们更好讲个人脉、情商,这条脉通了,一年到头事事通畅,这条脉不通,你就好像是那被捆起来的八爪鱼,在或明或暗、忽隐忽现的人际关系网里,丝毫也动弹不得。
中国人重人情,自古讲究个礼尚往来,可实际上一年之中也就两个要送礼的坎儿。一个是中秋佳节,一个是春节元宵,一年之中提前把这两个重要的节日打点好,那就整整一年顺顺当当,好事鸿运都随你。别不信,的确管用。
不过最让我头疼的是,这礼啥时候送?送些个啥?都得费些思量。和平日里女人们好用点小恩小惠拉拢人不同,男人们做生意、跑买卖,最讲究个场面,送礼要送得大气,既不能让人家看了小瞧,又不能让人家觉着收了是个负担。一个字,难!最难还是揣摸人心,怎么能把礼送到人家的心坎上,还能让人家至少半年时光记着咱,费劲呐!
先从教师节说起,早几天在单位里就已经嚷嚷得一塌糊涂,都是些孩子的家长,谁也怕礼数不周,让老师对咱孩子发难。送啥呢?送花?早不新鲜了!没见每年一到9月10日前后,花朵翻着跟头似地涨价,到那天,满大街都是拿着一枝、一束、一捧花的孩子和家长。送小礼物?唉,人家老师见着这些没用的小玩意儿都烦,什么水晶球、笔记本、贺卡、瓷杯子,怕是每个老师都把它当成了负担。要送啥,吵吵了几天也没讨论出个结果,不过到了那一天,大家自然各有办法。
过了这几天就要开始为中秋、国庆奔忙了。今年过年不收礼,要收就收什么来着?别别别,快摁了电视开关,还是自己想想送什么有特色吧,那种被广告误导了的结果可不好受。我真希望有一天,大家都为健康而忙,为快乐而忙,这礼是彬彬有礼,这礼是礼贤下士,好人不用再为送礼的事儿费心思量,每个人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让这社会风清气正,不再为“礼”而忙!(林 子)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