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0人习咏春破世界纪录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廖银洁、许露露)
昨日,3000多人在南海罗村进行大型咏春拳武术表演。
佛山咏春摒弃“两春之争”前嫌 拟携手永春一齐申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报佛山讯 抱拳、推掌、左摊右护……昨日上午,在佛山南海叶问的故乡罗村,来自该街道各村居和学校,以及世界各地的3170名咏春爱好者集聚一堂,在顿挫有力的音乐声中,齐齐展示了咏春拳的小练头、寻桥等咏春九式套路,娴熟的动作和整齐的表演引来台下片片叫好声。
英国吉尼斯总部也到场参与见证,并宣布佛山罗村3000多人大型咏春拳展示活动成功创造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现场
咏春创纪录
永春来助威
昨日上午,在罗村文化中心广场,超过3000名咏春拳练习者参加了该活动。他们或身穿白色上衣,学生们则身穿校服,整齐排列在中心广场。随着音乐响起,同时舞起咏春拳,而带头的正是《叶问前传》的女主角陈嘉桓,她也是咏春宣传大使之一。遗憾的是,另一位重量级的咏春大使,叶问长子叶准,由于在香港有要事处理,原本要带头表演的他,缺席了此次的活动。
昨日罗村3000多人展示的该套咏春九式是由罗村咏春拳馆馆长邓杰能创编,再经叶问长子叶准修正,整套拳术简单易学,利于推广,目前已在罗村街道中小学的课间操推广。
在人群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稚气未脱的孩子,记者还留意到,出现了不少外国人的身影。原来,其中超过3000人为罗村本地居民,而另外的则是世界咏春联会组织的各国咏春爱好者。“第一次参加,我今年62岁了,我的十几个弟子也特地陪我一起赶过来,我们几乎每年都回到叶问堂寻根。”在英国开设拳馆的郭思牧说。
在咏春拳表演之前,佛山蔡李佛拳、洪拳等也进行了一轮表演。永春也“不示弱”地展示了一番功夫。只见来自“佛山市彭南永春拳馆”的30多位弟子,在台上展示了黐手、木人桩、六点棍法等招式。
门道
咏春与永春相似却不同
永春看似与咏春无异。但习武之人,佛山市叶问咏春体育会的一名资深教练告诉记者:“他们的二字钳羊马扎的马步与咏春拳不同,咏春拳在大腿内侧是靠拢的,而永春是分开的。在出拳方面,咏春是轻柔带有内力,而永春是以力量为主。可以说,只要学过咏春的人都能看出来,两者绝不相同,只能说是类似。”
延伸
两春弃前嫌
携手申非遗
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杜佐祥、广东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张梅参加了活动。
与咏春并称“南拳奇葩”的蔡李佛拳已经是国家级非遗,咏春申遗的进展如何呢?张梅告诉记者:“举办此次活动,对于咏春拳申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有推动作用。咏春拳在各式拳种之中很有代表性,而且普及性很高,在叶问的故乡佛山传承得很好,申报成功的几率很高。”
据了解,目前“叶问·咏春”已是南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申报为佛山市非遗项目,叶问长子叶准一直鼎力支持罗村“叶问·咏春”申遗项目,成功之后再申报省级非遗。
顺德永春、南海咏春,打着不同招牌的咏(永)春拳,能否一起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答案是肯定的。张梅表示:“目前申报的是佛山咏春拳术这个大类别,而其中的分支,例如顺德永春、南海咏春都可以成为扩展项目列入,不会有冲突,这也是咏春拳的各类分支发扬光大的好机会。目前佛山有关部门正在进行相关拳种的整合工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