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周请来23位“非遗”传人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朱晨)
上图:宁夏的民间艺人王永红在展示乐陶泥人制作。
上图:宁夏的民间艺人在演奏回族乐器“口弦”。
昨天是世博会宁夏活动周的第一天,23位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亮相宝钢大舞台的“中国元素”传习区,现场制作、展示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具代表性的刺绣和麻编类、印刷类、雕刻和泥塑类、民族特色工艺类、回医回药类和回族乐器类等6大类共13种独具特色的传统技艺。
在灵武羊羔酒的展位前,一幅一比一影印的清朝雍正皇帝亲笔朱批年羹尧奏折引来了众多好奇的观众:“再宁夏出一种羊羔酒,当年有人进过,今有二十年停其不进了,朕甚爱饮他,寻些送来,不必多进,不足用时再发旨意,不要过百瓶……”传承人唐震告诉记者,根据史书记载,羊羔酒的历史十分悠久,宋朝苏东坡、元朝李德载等人都曾在诗句中提到过这种美酒。唐氏家族是生产羊羔酒的世家,最早的生产年份可以追溯到1874年以前。1911年,唐家的酒作坊毁于战乱,这一历史名酒的生产也就被迫中断了91年。直到2002年,唐震的父亲唐世俊根据祖传配方,重新恢复了灵武羊羔酒的生产。
打开瓶盖,羊羔美酒香气扑鼻,微抿一口,唇齿留香。唐震说,这羊羔酒的原料,是由40至50天生的灵武羊羔与糯米、宁夏枸杞、灵武长红枣、泉水配以多种中药全过程发酵精酿而成。现代技术检测则表明该酒中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此外,23位“非遗”传人中,来自著名作家张贤亮创办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基地的就有4位,包括了剪纸艺人伏兆娥、从事西夏木活字印刷的任振斌、创作麻编艺术品的张瞡和西北刺绣民间艺术代表人物赵桂琴。
为了能在宁夏活动周上更好展示自己拿手的特色“非遗”作品,他们都在启程前做足了功课。如任振斌准备了西夏木活字印刷的《三字经》和《毛泽东诗词》;赵桂琴带来了包括惟妙惟肖表现回族姑娘摘枸杞场景的 《枸杞红了》等20多件新作。伏兆娥准备的百米剪纸长卷,更是将回乡风情、西夏文化和黄河文化等多种宁夏特有的文化元素涵盖其中,尽展宁夏“塞上江南”的风采。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