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千姿:闽东红茶民俗馆收藏百年“坦洋工夫茶”

中国著名红茶“坦洋工夫”的发祥地——福建省福安市坦洋村,坐落着一间由当地老茶人筹资自建的红茶民俗馆。记者日前走进民俗馆,跟随它的主人了解“坦洋功夫茶”的百年史。

李宗雄,福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主要传承人之一。嘉庆年间其祖上在坦洋村从事茶叶经营,他是第五代,对坦洋工夫有深厚的感情,宣传坦洋茶工夫文化是他毕生的爱好与志向。

红茶民俗馆内,数百件茶文物记录着坦洋茶市百年的荣耀与沧桑。李宗雄告诉中新社记者,馆内藏品一部分是自家祖传,另一部分则是收集获得,其中包括茶界泰斗张天福发明的“918”式揉捻机、号称“银元验钞机”的石盘、茶壶、茶银票,茶汇票和铜油灯等涉茶、制茶文物数百件。

李宗雄说,开设红茶民俗馆主要是让游客体验亲手自制茶的过程,免费品茶,从中了解坦洋村数百年茶叶发展史。

咸丰年间,村里胡姓村民研制成功“坦洋工夫”红茶,开创了一段“闽红”的历史传奇。兴盛时期,这个仅有200多户的村庄,有36家茶行,雇工3000多人,年产茶叶2万余担,产值100多万银圆,各国茶银定金用桶装,每桶一千多银元。1915年,“坦洋工夫”红茶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奖,名声大震,被英国皇室指定为专供茶。

谈话间,李宗雄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坦洋仅存的咸丰年间英文版“胜大来茶公司”防伪通稿。通稿大致内容为,中国茶叶是最好的茶,我们在每年的春季,请最好的师傅精心制作,从好做到更好直到最好……据说,当年这份通稿犹如防伪标识。

如今,随着“坦洋工夫”品牌的崛起,坦洋村茶商争相入驻。李宗雄老人正与其子着手扩建红茶民俗馆,在挖掘和保护中,传承坦洋工夫技艺,弘扬坦洋工夫茶品牌及文化。(作者吕巧琴林翠慧)



责任编辑:依侬
上篇文章:红河歌舞: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递向世界的名片(图)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