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当选最中国汉字 体现中国人哲学思想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古文字专家王宇信(中)和《中华遗产》杂志主编黄秀芳(右)28日下午作客中国新闻网视频访谈,就“网络时代的汉字文化”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和”字最近在《中华遗产》杂志组织的活动中被选为“最中国”的汉字。谈及这个字胜出的原因,《中华遗产》杂志主编黄秀芳表示,“和”字背后所体现出来的理念及哲学思想深入人心。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古文字专家王宇信和《中华遗产》杂志主编黄秀芳28日下午作客中国新闻网视频访谈,就“网络时代的汉字文化”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谈及新近被选为“最中国”汉字的“和”字,黄秀芳表示,这个字背后所体现出来的理念,哲学思想,深入人的骨髓,不自觉地成为了人们的一种指南。

黄秀芳说,无论是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还是仅仅只是一个普通人,各种身份的网民都公认这个字,这个字深入人心。

黄秀芳表示,评选活动的初衷就是希望透过汉字看中国文化,什么东西留下最深的痕迹。现在看就是“和”这个字。

古文字专家王宇信则表示,自己也参与了这次评选的推荐,当时杂志社让专家一个人推荐20个字,“我是最早的,从甲骨文里头的”。

最新一期的《中华遗产》杂志发布了该社组织的“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结果。100个“最中国”的汉字中,既有代表着社会文明发展的耕、禾、农、家、田、丝、工,也有包容着中国哲学、宗教、社会文化思想的儒、道、佛、悟、戒,体现国家情怀的中、东、北、土、社、九、鼎、国。50余名中国历史、语言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先行海选出374个汉字,再进行终审。

该项活动也引发了外媒关注。美国《华尔街时报》10月15日的一篇报道称,比起当代的标语口号,“和”字在中国人精神中拥有更深刻的根源。它是中国哲学家,包括中国人的偶像孔子,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最推崇的理念。它还意味着“公平”“平衡”“温暖”等多个中国人长久以来所怀的理想。



责任编辑:依侬
上篇文章:挑战极限 河南汝州成功烧制出巨无霸汝瓷(图)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