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将首次参与申报非遗保护最佳实践项目

11月23日,文化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国的京剧和中医针灸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情况。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五次会议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除京剧和中医针灸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外,麦西热甫、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也列入了急需保护名录。至此,我国共有28个项目列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6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名录。我国目前为拥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

我国共有非遗资源近87万项

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屈盛瑞透露,目前,我国共有非遗资源近87万项,进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的非遗项目有7万项之多,其中1028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10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186项“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3776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文化部公布了3488名国家级项目传承人,各省、市、自治区公布了6332名地方项目传承人。

京剧全票通过

北京市文化局局长降巩民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京剧成功入选的相关情况,降巩民称,京剧是我国的“国剧”,在申报中获得24个成员国的一致通过,成功列入名录,表现出了世界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尊重和认可。将来京剧的发展将根据市场需求,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国剧。

韩国政府没有反对中医针灸申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王笑颜对外界关于“韩医”对中国申报针灸的争议进行了回应。她表示,中韩两国从1994年开始每年召开部一级的中韩医学界的协调会,启动了政府间的合作机制,双方交流畅通,韩国政府没有反对中国申报的中医针灸项目,那争议只是韩国个别学者的态度。

最佳实践项目将首次申报

除代表作名录、急需保护名录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组织审议最佳实践项目名册。中国何时能参与这个?屈盛瑞介绍,保护得好的项目才能够列入这一名册,供世界各国学习借鉴。文化部将首次参与申报这一项目,把中国非遗保护方面的好案例向世界进行推荐。比如,甘肃环县的皮影、武夷山大红袍的制茶工艺等,都可以考虑申请最佳实践项目。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