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西热甫列入联合国“急需保护非遗”名录

  乌鲁木齐在线讯(记者金少兵)经在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11月15日审议通过,《麦西热甫》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昨日(11月16日),自治区文化厅已接到国家文化部电话,共有3个中国申报项目被批准列入本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麦西热甫》,还有《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及《中国活字印刷术》入选。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李季莲介绍,麦西热甫(民间又称麦西来甫)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集地区,由于地域或功能的不同,其表现形态丰富而多样,是实践维吾尔人传统习俗和展示维吾尔木卡姆、民歌、舞蹈、曲艺、杂技、口头文学等的主要文化空间,是民众传承和弘扬伦理道德、民俗礼仪、文化艺术等的主要场合,是维吾尔民俗活动的重要部分。

  李季莲说,去年自治区启动了《麦西热甫》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并成立文本撰写小组和申报片剪辑小组。此前,新疆已有两项目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分别是《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设立的,它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主要区别在于列入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尽管在社区或群体的努力保护下,存续状况仍然受到威胁的文化遗产,申报国家需要承诺制订专门的保护计划。

  忧虑:麦西热甫传承面临严重威胁

  联合国“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收录的是那些在社区或群体的努力保护下,生存能力仍然受到威胁的文化遗产。而麦西热甫被誉为绿洲上的“欢乐颂”和“狂欢节”,新疆有许多维吾尔族群众都会跳麦西热甫,又怎么会濒危呢?

  对此本报记者专访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李季莲。她说,这是民众对麦西热甫的文化定位产生误解,目前,麦西热甫表面看起来红红火火,实际上其已经被理解成一种歌舞表演形式,严重削弱了其文化内涵。

  根据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部门的调查,尽管当地政府和民众已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但麦西热甫仍然面临严重威胁和巨大风险。目前,麦西热甫由上世纪50年代的100多种减少到现在的30多种。

  尤其是尤勒瓦斯·依明(喀什人,1924~2003)、卡斯木·艾则孜(吐鲁番人,1936~2006)、阿不都·热扎克(库车人,1938~2008)等杰出的麦西热甫司仪和民间艺人相继去世,其他的大多衰老,能够依照传统规则主持麦西热甫的司仪和优秀的民间艺人寥寥无几,导致麦西热甫的文化形态和内涵产生变异,完整性缺失。

  与此同时,城镇化、现代化迅速改变着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维吾尔族群众自发、有组织的麦西热甫实践活动数量减少,频率降低,变为偶尔或数月举行一次。特别在城镇社区的麦西热甫实践,已不再有木卡姆演唱、杂耍、游戏等丰富内容,仅存自娱性歌舞;麦西热甫最为重要的多样化社会文化功能正在减少、弱化,许多特殊功能的麦西热甫已难见到。

  李季莲忧虑的是,麦西热甫的传统样式和社会功能日趋缺失,使该遗产的传承活力迅速减弱,对其存续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麦西热甫的优秀司仪和民间艺人后继乏人,而年轻人热衷于追求时尚,与传统渐行渐远,使麦西热甫面临传承链条断裂的巨大风险。

  保护:六大措施保护麦西热甫传承

  在麦西热甫成功申报联合国“非遗”之前,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维吾尔阔克麦西热甫、维吾尔却日库木麦西热甫、维吾尔塔合麦西热甫、维吾尔开依提麦西热甫、维吾尔古力汗麦西热甫等已被列入国家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此次,麦西热甫入选联合国 “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政府将继续履行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对国际社会做出的承诺。

  根据申报书,未来4年内,针对重建和完善麦西热甫社会传承机制、挖掘和恢复麦西热甫丰富多样的社会文化功能、提高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麦西热甫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形成麦西热甫司仪和民间艺人的新群体四大目标,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组织和民众参与,重点采取六大抢救保护措施:

  1、建立麦西热甫传承人保护、培养机制,评选代表性传承人并对他们的实践活动予以补助,鼓励他们以师承、办讲习班等形式,培养新的司仪和民间艺人。

  2、组织对分布于新疆各地的麦西热甫做补充调查,抢救濒临消亡的麦西热甫实践形式的音像资料,并对调查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出版,作为研究的依据、推广的模板。

  3、在麦西热甫流传最为集中的区域,分期分批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和保护机构,支持和鼓励相关社区定期举办有助于本遗产存续的实践、宣传及交流等活动,使麦西热甫在适应社会转型、变革中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4、建立麦西热甫数据库,开设专门网站,利用现代传媒手段提升麦西热甫的可见度和认知度。

  5、举办国内、国际麦西热甫学术研讨会各一次,同时举办中国维吾尔麦西热甫保护成果展,推动对麦西热甫的相关学术研究和理论指导。

  6、 招收培养以麦西热甫为研修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造就有利于麦西热甫可持续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



责任编辑:依侬
上篇文章:辛安剪纸传承“非遗”民俗 蓬勃街道文化产业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