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文化生态环境亟待修复

               (来源:大河网)


  在河南省京剧院、上海京剧院主办,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等协办的2010上海京剧万里行河南站的演出间隙,在省文化厅的组织下,上海京剧院的领导、专家和河南省京剧院等7家省直艺术院团的团长进行了剧目创作、人才培养、市场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与座谈。在座谈会上,上海京昆中心总裁、上海京剧院院长孙重亮说,戏曲艺术的边缘化趋势无法抵挡,目前国内戏曲文化的生态环境亟待修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近日宣布,中国的京剧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继昆曲之后,又一传统剧种入选非遗。上海京剧院院长孙重亮谈到京剧申遗成功的时候说,入选“非遗”的确能让各级领导更重视京剧,对剧目的传承有着积极意义。不过,一些非遗项目的开发利用其实是对民族文化生态的破坏。京剧入选“非遗”的最大意义不是得到国际上的认可,而是修复文化生态。

  孙重亮说,目前快餐文化流行,垃圾信息的蔓延,以及同代人之间的横向传播,完全取代了上下代之间的纵向传播,使我们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裂。泛娱乐化现象严重,媒体到处做游戏,到处戏说历史,蔑视传统,颠覆经典,嘲弄英雄,不断地“愚乐”,娱乐至死。我们在疯狂地收割物质成果的同时,我们的精神家园在荒芜,我们的民族文化生态却在不断恶化,戏曲等传统文化边缘化的趋势无法避免。

  谈到戏曲文化生态的修复问题,孙重亮说,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综合治理。作为一个剧团来说,剧团要有自己的文化立场、文化选择、文化追求、文化自信,莎翁是世界的,京剧也是属于全人类的。在剧目的选择上,要体现人文价值,不能引起当地人共鸣的剧目没有震撼力,没有保存价值的应景之作没有生命力。目前不仅戏曲人才严重断档,戏曲观众也存在着严重的危机,年轻人缺乏对戏曲的认同感。上海京剧院现在成立了戏曲普及推广部,每年要到40所中小学进行义务授课、辅导,培养他们对京剧的爱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