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活化石” 阳宗关索戏

在阳宗镇“十二五”期间总体规划中,对于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作了特别强调:“抓住旅游二次创业的大好时机,充分挖掘阳宗镇厚重的三国历史文化,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索戏为依托,充分利用农耕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引进大的旅游投资项目,把阳宗镇建设成独具特色的三国文化旅游小镇。”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出戏的名称叫做《战长沙》,由关羽战黄忠。 黄忠马失前蹄,关羽并不乘人之危。资料图片(来源:昆明信息港)

在阳宗镇“十二五”期间总体规划中,对于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措施作了特别强调:“抓住旅游二次创业的大好时机,充分挖掘阳宗镇厚重的三国历史文化,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索戏为依托,充分利用农耕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引进大的旅游投资项目,把阳宗镇建设成独具特色的三国文化旅游小镇。”

今年,关索戏已经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索戏是那么神秘又魅力非凡,现在,它要穿越历史,为阳宗的勃发再放异彩。

关索戏又称“玩关索”,仅流传于阳宗海管委会阳宗镇小屯村。在小屯村里,关索戏就是一个故事,走进这个小村子,也许你不经意间就步入了三国蜀汉风云,操刀立马,笑傲江湖。关索戏的魅力,就是这样浅浅淡淡地把历史拉得很近很乡土,在祈神赐福、驱鬼逐疫的原始渴求里,展示着其原始面貌的美丽,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早在2005年,张艺谋将关索戏搬上电影《千里走单骑》后,位于阳宗镇坝子南边,背靠大山的小屯村开始蜚声国际。慕名来小屯村看戏、拍摄的戏迷、记者、专家一直络绎不绝。关索戏已经成为阳宗旅游的厚重名片。

关索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傩戏剧种。大约2000年前,现在云南这片土地上的“滇国”已经形成较为发达的农耕文明,从考古证据上看,古滇文化的核心是祭祀文化,而关索戏正是祭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索戏剧目内容都是颂扬蜀汉功绩的,其中又以演蜀汉人物,如刘备、孔明、关羽、张飞等为主,其主要人物有20人,加上马童、龙套、锣鼓手等演员共有36人。

“关索戏就是古滇祭祀文化的活化石;从歌功颂德的角度看,关索戏塑造的正是高大全的角色,

可以说,关索戏《千里走单骑》就是三国时代古滇地区的样板戏!”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秘书长姜岩曾风趣地如此评价。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