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项非遗项目亮相国瑞城购物中心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土家族织锦

为了让京城市民感受到“非遗”其实离每个人并不遥远,由文化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我们的节日——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将于1月20日在金源新燕莎MALL启动。此后的6天里,100个与民众年节文化密切相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项目以及代表性传承人,将在北京市百货大楼、朝阳大悦城、国瑞城购物中心等京城多座大型商场与市民近距离互动。

部分“非遗”项目

及代表性传承人介绍

为了让京城市民感受到“非遗”其实离每个人并不遥远,由文化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我们的节日——百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迎春展示活动”,将于1月20日在金源新燕莎MALL启动。此后的6天里,100个与民众年节文化密切相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项目以及代表性传承人,将在北京市百货大楼、朝阳大悦城、国瑞城购物中心等京城多座大型商场与市民近距离互动。

国瑞城购物中心(共展出20项):

土家族织锦技艺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土家族织锦历史悠久,土家语称为“西兰卡普”,汉语俗称“土花花铺盖”,从秦汉至唐、宋、元、明史籍上曾有賨布、溪布、峒布、贡锦等称。这是一种极其古老的民间手工技艺,或经纬皆丝,或丝经棉纬,在古老的斜织机上采取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法织成。其图案有动植物、天象地舆、日常生活用具、字画类等;其工艺独特,织造精细,以绚丽多彩而著称,以设色浪漫而见长;其特点主要表现在纹样构成的题材内容及色彩运用的形式法则上。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刘代娥

土家族,1955年12月出生。十二岁便跟着祖母彭妹学织锦,在四十年的织锦生涯中,她师承祖传,坚持博采广集,在继承中求创新,其产品形式亦古亦今,深受欢迎。2010年,她的土家织锦壁挂作品《四十八勾》在山东济南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06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专业委员会授予“土家织锦工艺大师”称号;2007年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通鉴编辑委员会认定为“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端砚制作技艺(广东省肇庆市)

端砚,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肇庆(古称端州)而得名,早在唐朝初年已经闻名朝野,宋代被列为贡品。端砚因石质特别细腻、滋润,发墨利笔,墨晕丰富,工艺精湛,文化底蕴深厚,名列中国众砚之首,历一千三百多年而不衰。端砚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主要有采石、选料、制璞、设计、雕刻、配盒、打磨、上蜡等工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端砚手工制作形成了自己一整套民间知识体系,充分反映当地手工艺人的智慧,具有很高的人文价值。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程文

师从程氏端砚一代宗师程四,成为程氏端砚制作第十三代传人。由于自幼受前辈技艺感染,加之本人勤学苦练,对端砚制作技艺情有独钟,在二十岁就为人师表,传授技艺带出徒子徒孙几百人,所作产品款式新异、独成一格,深得业内人士赞赏。程文历经端砚人生四十六载,其端砚制作技艺已日臻成熟,在传统的风格基础上大胆创新、多方发展,灵活运用新刀法。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