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非遗 千年炮龙“舞”成“国遗”

大年初一至初五(2月3日-7日),广西宾阳县炮龙协会副会长陈杰带队在南宁“花花大世界”景区进行了连续5天的炮龙表演,正月初六(2月8日),他就又投入到正月初九(2月11日)“炮龙节”的准备工作中,届时,将会有几十万外地人到宾阳观看炮龙表演。
舞炮龙是宾阳县一项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民俗活动,在震耳欲聋、连绵不绝的鞭炮声中,人们举舞着一条条“炮龙”上下腾挪、走街串巷,有“炮声不停,龙舞不止”之说,直至龙身被鞭炮炸尽。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舞炮龙这一地方传统民俗活动越舞越精彩,越舞越“长久”,炮龙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宾阳县文体局副局长江家奇介绍说,在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宾阳舞炮龙形成了历史渊源的悠久性、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共生的融合性、民众参与的积极性等文化特征,但同时也存在着污染环境、安全隐患等问题,舞龙、扎龙技艺也亟待保护和传承。
2005年,宾阳县成立了炮龙协会,将扎龙、舞龙骨干归拢起来,交流技艺、提升水平;2007年初,宾阳县人大通过决议,把每年正月十一确定为炮龙节,按照“安全、有序、热烈、狂欢”的理念,连续4年成功举办“百龙舞宾州”炮龙节活动,还投资150多万元重建了极具神秘色彩的炮龙开光老庙。仅去年“炮龙节”就有110条炮龙同城共舞,外地观光游客超过50万人。
江家奇说,为让扎龙、舞龙技艺得到传承和发扬,炮龙协会正逐步吸收一些年轻人,“每年炮龙节,我们还规定,各个街道都要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办法来扎龙、舞龙。”
“以前县城所在的宾州镇只有2、3户人家扎龙,现在已经有十几户。”57岁的扎龙老艺人邹玉特说。邹玉特从15岁时就开始学习扎龙,现在他每年都要扎20条龙,给龙装上腰肢、安上真的牛耳朵、用高档彩布制作特色“金龙”“银龙”……邹玉特说,举办“炮龙节”后,舞炮龙比以前热闹多了,他在扎龙方面也争取“年年有新意。”
日益精彩的舞炮龙活动也引起了更多年轻人的兴趣。今年春节期间,在重庆邮电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上大二的卢颖和两位同学每天都架着摄像机守在邹玉特家中。“我们已经来了1个多月,准备制作一个有关‘炮龙节’的专题片,让外界更加了解和关注‘炮龙节’,为推广家乡文化做点贡献。”卢颖说。
宾阳县还在着力解决舞炮龙带来的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其更安全更文明。宾州镇党委书记韦方琛说,今年“炮龙节”的主会场安排在了场地更为宽阔的城东新区,“每条龙都有护龙队,还有几十名工作人员专门看管”。宾阳县还计划建设一个炮龙广场,并研究改良爆竹,将黑烟变为白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