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非遗评选】耒阳市: 荆楚名区用魄力打造“有品味”的城市

【导读】耒阳市位于湘南丘陵地区,历史源远流长,秦置耒县,西汉高祖五年因水制名,是为耒阳县,元代升州,1986年撤县建市,现辖35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130万,总面积2656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6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40万。

古老的“荆楚名区”用新政助力“护遗”

耒阳市是神农创耒的地方,也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除此之外,它也是造纸术发明家蔡伦的故乡、以及湘南暴动的中心地。历史人文底蕴积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非常丰富。据悉,耒阳现有蔡侯祠、蔡伦墓、杜甫墓、九真太守谷朗碑等省级保护文物;环秀楼、凌云塔、雕龙塔构建艺术湖湘独秀;汉名臣张良隐居直钓岩,汉名仙苏耽在鹿峰修炼成道,三国诸葛亮屯兵侯憩仙,庞统治县耒阳城,明状元罗洪先疏浚八卦井,历史演义令人神往;因此,耒阳向来被誉为“荆楚名区”。

据介绍,随着衡阳市政府制定出台《耒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纲要(2011-2015)》,耒阳市进一步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推进计划和保障措施,并建立了专项经费保护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方针下,紧抓细节落实”,为此耒阳市还建立了重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含民间老艺人)补贴制度,加强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鼓励传统技艺的传习和保护。

拉开史上最大规模的护遗普查“大网”

2009年,史上最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在耒阳市开展。在这次活动中,耒阳市政府成立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以及普查专家组。在市、县各级领导的关注下,工作组先后召开了市直文化部门与普查骨干及各乡镇宣传委员参加的“耒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调度会”,耒阳文艺社团骨干参加的 “耒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骨干座谈会”。会议要求,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三级”(即县、乡、村)资源,点面结合,将普查的人员、对象、范围、目标与任务等分成三级展开普查工作。就此,一张关注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网在耒阳各区县拉开。

根据统计,此项工作耒阳市共投入普查骨干400余人次,投入普查经费20余万元,投入车次100余台次;普查范围共涉及16个门类, 300多个项目,几乎涵盖耒阳市全部生活习俗与农耕文明;普查对象在全市范围内35个乡镇(办事处)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排摸和调查,排摸线索基本达到每个乡镇20余条,多则近50余条,重点项目1-5个,做到种类、线索、艺人、村镇“四不漏”;普查内容就是对普查项目特别是重点调查项目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照片等多种手段,进行全方位、立体式记录,如实反映原貌,力争不走样。

护遗初显收获 加速推进“文化品位”建设

经过半年多的普查,耒阳市共收集非遗线索800余条,调查项目347个,其中新发现项目占68.5%。随后,在工作组的统一领导下,编纂了《耒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汇编》30余万字,拍摄照片2000余幅,建立了电子档案,共完成调查项目录音16小时,录像20小时,计音像资料12盒(块),收集民间作品、实物10件,并在耒阳农博馆设置展览室,供人们参观。

除此之外,近年来耒阳市还制定了《耒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编纂出版计划,按照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体例、统一设计、统一出版的要求,于2010年前分阶段分专辑编纂出版16种文化科学普及类非遗丛书,力求融知识性、通俗性、审美性、权威性、普及性于一体,系统全面地反映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成果,弘扬嘉兴优秀传统文化。

耒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自从2006年开展以来,通过各方面的配合和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2009年11月,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验收考核,经衡阳市推荐,省文化厅领导到耒阳检查并给予了高度赞扬。目前,耒阳市市委、市政府仍继续推进城市文化品位的建设工作,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先后修缮扩建了蔡伦纪念馆、古县廷、杜工部、环秀楼、凌云塔等历史文化名胜,新建了发明家广场、神农广场、杜甫公园、张飞广场、西湖游园等人文景观,宽敞秀丽的公共休闲场所每天都吸引无数的市民载歌载舞,共享文明。

【大公网湖南频道记者侯润滋 整理】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