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非遗】釉下五彩瓷: “红色官窑” 湖南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配图:醴陵釉下五彩瓷

【项目介绍】

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是一种源于醴陵悠久陶瓷生产历史,汇集日本、景德镇等多处陶瓷主地区生产技法形成的一种全新的陶瓷烧制技艺。醴陵陶瓷生产始于东汉,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开始生产粗瓷,光绪年间致力于近代精细艺术瓷生产,研制釉下彩绘技法。所产釉下彩瓷器胎质瓷化强度高;釉面玻璃化程度强、釉面润滑;釉层下五彩缤纷,色彩清新、柔和、明亮,别具一格,具较高艺术价值。

“红色官窑” 湖南造

宣统年间,醴陵釉下五彩瓷器相继夺得南洋劝业会、意大利都朗博览会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牌奖等一系列荣誉,被西方媒体誉为“东方陶瓷艺术高峰”,还形象的评价为:“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新中国成立后,醴陵釉下五彩瓷制泥、制釉、成型、绘画和烧成等各方面技艺都取得巨大的进步和提高。从1958年开始,醴陵瓷厂曾先后多次完成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生产釉下五彩日用瓷器、为首都军事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毛主席纪念堂等单位生产宴会瓷和陈设瓷的任务。醴陵釉下五彩瓷至今仍然被有关单位选为国家重要场馆陈设瓷、国家宴会用瓷和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礼品瓷。醴陵因此被誉为“红色官窑”。

走进世博 畅销全球

2010年7月,上海世博会期间,多家醴陵釉下五彩瓷企业参加中国元素(省市活动周)展示活动,并向联合国总部赠送礼品。2008年,金煌瓷业代表醴陵釉下五彩瓷企业进驻北京奥运会祥云小屋,向世界客人演绎以陶瓷为载体的“中国故事”。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醴陵瓷业再次得到健康快速发展。目前醴陵拥有陶瓷企业400余家,年生产日用陶瓷超过10亿件,工业陶瓷超过20万吨,产品出口150多个国家地区,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亿美元。醴陵陶瓷被列为湖南省标志性产业予以重点扶持,2003年醴陵陶瓷科技工业园被湖南省政府列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随着非遗展示活动逐步展开,醴陵釉下五彩瓷展示出越来越浓烈的艺术魅力,其独特的烧制技艺也成为一项独具魅力的非遗项目,受到世界各地朋友们的欢迎。

华声在线记者 鲁红 整理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