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洪:申遗的成功意味着中国书法保护工程的开始
编者按:从2009年9月30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并批准书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起至今,书法已走过了六百多个日子。但对于大众来说,目前中国书法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生存状态,为何要申遗,申遗成功后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又是什么,可能还有些疑惑,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书法”申遗项目负责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常务副院长李胜洪先生。

李胜洪,字坌翁,湖北荆州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书法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国家文化部“群星奖”评委及全国刻字艺术作品展评委。
表面的繁荣掩盖不住实质的濒危
中国文物网:书写工具不断更新,由毛笔,钢笔,到手机、计算机键盘,提笔写字的人越来越少了;而另一方面,目前中国各级书协组织的会员达到百万之众,书法市场方兴未艾。那目前中国书法到底是怎样的生存状态呢?
李胜洪:从表面上看,练习书法的人是越来越多了:领导干部、企业家、明星、工人、农民、中小学生,在公园里就能看到一些老先生拿着毛笔在地上写字,还有很多书法业余培训班等等,总的来说是一种好的现象。看起来挺繁荣,但实际上它又面临着很大的危机。传统书法主要有两方面的价值,一个是实用价值,一个是艺术价值。现在实用价值这方面在慢慢地淡化,现在提笔写字的人越来越少,而提笔忘字的人越来越多了。我们年轻的时候还写家书,现在谁写?都没有这回事儿了,有事情打一个电话过去,或者是发个短信就解决了,就这么简单。如今,书法艺术生存的社会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对书法的敬畏之心淡薄了,名利之心增加了,加上社会本身的浮躁,书法艺术正在面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尴尬。
但是书法的文化价值永远存在。不止一个媒体做过这样的调查:让观众选出最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的符号,结果显示书法总是名列前三位的。为何有这样深厚的群众基础呢?因为我们还有书法生长的土壤。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书法已经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文化样式。书法艺术把中国人的文化,中国人的智慧,中国人的哲学,以及做人、做事的道理都体现在其中:写字讲究横平竖直,握笔也好,行笔也好,都要规规矩矩,一丝不苟。写字和做人做事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要扎扎实实,端端正正的。
所以,中国书法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精神层面的东西。书法的艺术价值是根植于一种很特殊的社会土壤之上。所以,我们更加需要关注书法艺术的生存状态。
文化传统越来越快地舍我们远去
有人呼吁,现在考公务员也应该考察考察书法。虽然有很多人不接受,但是我觉得对公务员有一定的要求不为过,至少是综合素质的一种表现。
还有传统用的文字,和今天通用的简化字相比,内容是有很大不同的,但现在很多人在重要场合也不讲究了。这样的情况反映出什么呢?大家对书法已经不那么敬畏了。随随便便舞弄几下毛笔,或者弄个中国书协会员就以为是书法家了。随着现代化的进步,文化传统正在越来越快地舍我们远去。
还有一个事,比如讲我们北京奥运会上有一个关于活字印刷的表演项目,立意非常好,它里面用了一个“和”字的图案,以表达中国和谐的理念。但遗憾的是这个字不是“和”,是个错字。因为左边是“木”,右边是“口”字,这个字是没有的。作为一个国际知名的总导演,在这方面不懂装懂、以至造成国际笑话。还有开幕式上各个国家的名牌,请一个江湖“书法家”来书写,惨不忍睹,真是很大的遗憾。对此我只好说,书法艺术确实在越来越快地舍我们远去。在这种情况下,所以我们要做展览,要做考察,要做研究,要做活动,要做宣传……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希望通过这些使书法能够得到一种抢救性的传承和保护,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书法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书法申报非遗是为了保护保护文化生态的多样性
中国文物网:这也是书法为什么要申遗的原因。
李胜洪:书法申遗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保护文化的生态。提起自然界的生态可能容易理解,比如有一个树种、物种濒临灭绝了,我们必须要保护它。说到文化生态就比较难理解一点儿,比如昆曲,它好像跟民众没有太大的关系,老百姓离开昆曲照样能够活下去。再如,从眼前来看,熊猫跟人也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从长远看,从更大的生态关系来看,捕杀的结果最终要危害到人类本身,因此捕杀熊猫要定罪的。保护文化生态同样重要。文化一定要兼容多元的存在才能保持正常的生态。假设方言不要了,戏曲也不要了,古文字我们也不用它了,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其实不然。任何一种文化都有“根”,都有“源”,你斩断了“根”,你隔断了“源”,以后就是浮萍一根,也“流”不长了。所以简单说,中国书法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为了保护人类文化生态的多样性。
从全世界的角度来讲,要把各个民族那些历史非常悠久的,那些濒危和非常优秀的遗产代表作保护起来,各个国家政府要采取措施。昆曲也好,书法也好,都得保护它,让它尽可能传下去。我们平时讲话交流的时候使用普通话,但是不要把方言全去掉,因为这里面有很多不容忽视的价值存在,只是寻常人们看不到、想不到而已。讲个趣谈,我的家乡在湖北荆州,那里是古代楚国的都城,又叫郢都。我们那里有个土话叫“不服周”,我批评你,你要是不服气,我就会说你“不服周”。因为过去楚王帮助周天子打天下,打完了以后都分封,唯独楚王没有分封,他当然有意见,他就是不服周。周天子也打他,他也和周天子抗衡,一直到最后秦统一六国才结束。楚国在这样的状况下存活了八九百年。它扩大的时候有五千里,有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四川一部分,有很大的一个地域。实际上楚国的文字,语言,工艺都非常有特色,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些文化生态形成的历史需要我们去研究和保护。书法也是同样的道理。
非遗需要全社会关注和共同保护
现代化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我们用电脑,慢慢的我们就不书写了,我们不会认字了,看到这个字想不起它的字形读音了,这将很麻烦。原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只有一种非遗类型,就是指濒危的、亟需保护的项目,后来又加了一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未见得濒危,但是只要历史悠久、有足够价值的代表作也需要保护。我们不能等它灭亡的时候再来保护。一些文化遗产如果现在不加强保护,很快就是濒危状态;而到了这个时候再来保护,困难就更大了。所以非遗现在分列两个名录,一类是代表作名录,一类是亟需保护的名录。
书法在中国几千年了,现在得到联合国确认、正式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申请成为代表作是一回事,使文化遗产得到真正的传承与保护是另一回事。后者更加重要,是我们申遗的目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如果文化的根断掉了,我们就不会拥有明天。就像自然界一样,人虽然最强大,如果人把猴子灭了,大象也灭了,其实最后人也必然没有了。因为人类再强大、终究也只是自然界中一个生物链的一个环节。所以,非遗需要全社会关注和共同保护。
申遗的目的是书法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中国文物网:看来艰巨的任务还在书法申遗成功之后,申遗之后我们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李胜洪:主要是书法的传承和保护。申遗的成功结束,意味着中国书法保护工程的开始,书法的传承和保护是一项比申遗更重要、更复杂、更浩大的工程。过去有很多的书法遗存,为了经济开发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而被毁掉了。许多地方推倒文化遗存去修别墅、盖楼房,卖大钱,这实际上是很短视的行为。还有许多人学习书法耐不住寂寞,不下苦功夫、真功夫,为所欲为,以为拿着毛笔在宣纸上写字就是书法了等等,艺术性越来越淡化。另外就是书法市场存在许多问题,有些人基本不会书法,胡吹海吹、字“卖”出天价来,这是很令人心忧的。这就是艺术濒危的现象。所以现在书法的生存状态是需要大家来关注的,关心这片土壤的养分、结构,避免出现盐碱化的趋势。
应尽快整理书法遗存
中国文物网:在整理书法遗存方面,中国书法院未来有没有什么打算?
李胜洪:整理遗存应该是举全社会之力去做的一件事情,因为它是一个非常艰巨、非常漫长的工作。当然了,中国书法院作为作为书法传承和保护的责任单位之一,我们有保护它的责任和义务。首先大家应该认识到书法的真正价值所在,对书法艺术应抱有一种敬畏的态度。其次,必须做一些抢救性的发掘的工作,有些东西不断受到人为破坏,加上风水雨淋很快就没有了。泰山上有很多摩崖石刻,历代都在保护,不让人随便刻。而现在许多官员的字都刻在上面,这就不是说在保护了。
推动书法进大中小学课堂
首先,我们希望通过教育,特别是中小学书法教育,来进行书法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书法一定要进到中小学里面,让孩子从小就学习书法,学习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好东西。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汉字不了解,对书法不了解,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就像中国人不会说中国话一样。这项工作从我们这个年龄段做起是不行了,再过一段我们都进到土里了,所以必须得从小孩子做起。为此我们多年来一直在呼吁。
另一方面,书法教育近30年走进了高等院校,并且形成了梯次完备的书法教育体制,培养了一批批书法人才,包括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在这方面,我们比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更有优势,我们走在了前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在今年两会上“让书法走进课堂”的呼吁,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加上许多领导和有识之士的推动,据说今年下半年会有落实的可能。这是一件中国书法文化传承的希望,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
责任编辑:八寶钿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