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主们的姿势 你必须知道的涨姿势贴
关于佛主们的姿势,你必须知道的涨姿势贴
如果你还没去上海博物馆看过《圣境印象——印度佛教艺术展》,那你可能就此错过了近年来最好的展览。抓紧最后一周的展期(展览至2月2日结束),在这百件佛像中,感受千年佛教东传史的魅力吧。
佛教,尤其是在佛教艺术中,佛像的姿势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元素。
图形是信息传递最有效最古老的载体,佛教艺术的目的,就是经由雕塑和画像,向信徒表述佛法。真言是文字形式,那是另一条传输路径。观想和手印都可以借助图像进行实现与传播,佛教造像的姿势就是佛法的一种宣示,重要性不亚于典籍,绝对马虎不得。哪个手指曲哪个手指伸,掌心朝内还是朝外,手掌向上向下还是横向,都可能传递不同的信息。
金刚乘时代佛教“三密”中的身密,指的就是以手印为代表的通过姿势感受佛的智慧与力量的法门。密教属于直接追求成佛结果的宗派,凭借结印、真言、观想,与佛互融,从而进入觉悟的最高境界——涅槃。按照大乘佛教的理论,佛与众生本就是不一不异的,断绝无明众生即刻是佛,所以,包括手印在内的三密,几乎可以看作是一种转变的开关。
原始佛教时期:神秘的足印
佛教历史上,从释迦牟尼入灭到公元一世纪的六百多年里,被称作无像时期。原始佛教具有强烈的无神论色彩,释迦牟尼本人也明确反对偶像崇拜。因此,在这段漫长的佛教顺延期里,为了避免误入偶像崇拜的歧途,表达佛教典故、寓言和佛理的雕像和图画,都用了象征的手法,比如用菩提树表达觉悟,用莲花座表达世尊本体,用法轮象征佛传授的理论,用巨大的足印代表佛的修行之路。
佛脚印石雕
在一些寓言性的讲述释迦牟尼佛前世的本生故事中,出现的也不是释迦牟尼的直接形象,而是鸟、猴之类。作为与释迦牟尼背景最为相似的前世,须大拿王子的本生故事是早期佛教艺术中出现最多的题材。这或许可以理解成,用替代品间接表达敬仰的方式。
桑奇大塔塔门浮雕上象征佛说法的法轮
这些画面都是故事性的,人物都为情节服务,姿势并没有达到理论系统的高度,所以相对比较随意。这个时期的雕像比较值得注意的,是构图的超时代特征。本生故事雕塑里往往并列着主角的一生,画面同时表现了空间性和时间性。
佛像时期:传教叙事式手印
到了公元一世纪,随着佛教的传播,信徒大量增加,信众分布的地域也越来越广泛。佛教的一些原始规则也发生了一定的修正和温和化。这一时期的佛教艺术以犍陀罗和秣菟罗为代表。前者地理位置靠西,受亚历山大东征影响,他们的作品有很浓重的希腊雕塑风格。秣菟罗在东,还有很强烈的印度本土艺术痕迹。
这一时期在佛教艺术史上被称为“佛像时期”。为了传教的便利,释迦牟尼被日益神化。毕竟,神秘主义是吸引普罗大众的最有力的标签。神性的释迦牟尼形象,开始大量出现在佛教雕塑和图画中。
责任编辑:小赖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