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大栅栏琉璃厂收藏讲座鉴宝系列活动圆满落幕

10月19日,由北京大栅栏琉璃厂商会主办,琉璃厂古玩艺术品交易网承办,中国文物网、中科艺融文物鉴定中心、艺融美术馆协办的“2014北京大栅栏琉璃厂收藏讲座鉴宝活动”第八期,在位于北京琉璃厂一得阁书画城五层的艺融美术馆如期举行。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白頔)10月19日,由北京大栅栏琉璃厂商会主办,琉璃厂古玩艺术品交易网承办,中国文物网、中科艺融文物鉴定中心、艺融美术馆协办的“2014北京大栅栏琉璃厂收藏讲座鉴宝活动”第八期,在位于北京琉璃厂一得阁书画城五层的艺融美术馆如期举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李宗扬结合实物为藏友讲解明清瓷器的造假手段及辨伪技巧

 

       作为2014大栅栏琉璃厂收藏讲座鉴宝系列活动的最后一期,也是2014北京大栅栏琉璃厂精品交易文化季的一项重要的文化惠民活动,本期活动的顺利举行也标志着2014大栅栏琉璃厂收藏讲座鉴宝系列活动的圆满落幕。当天的活动继续由“名师讲座”和“专家鉴宝”两部分组成。其中,“名师讲座”部分特邀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文博副研究员李宗扬,亲临现场为藏友免费授课。在将近两个多小时的课程里,李宗扬通过影像与实物相结合的方式,为到场藏友系统讲解了明清瓷器的造假手段及辨伪技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活动吸引了众多藏友前来参与


       在讲座中李宗扬指出,现在社会上流行很多所谓的“鉴定诀窍”,比如很多人拿到一件瓷器就先去看上面的 “气泡”和“蛤蜊光”,认为这样就能够一辨真伪了,其实如此下去很容易使人在鉴定道路上越走越偏。在他看来,对于明清瓷器的鉴定还是要从瓷胎、瓷釉、彩色、纹饰、造型、款识等几方面的鉴定要点进行综合的判定和考量,这样才能真正准确地鉴定出一件瓷器的年代及真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藏友结合李宗扬所带来的实物标本提出自己的问题

 

       最后一期讲座结束后,中国文物网记者也采访了几位之前一直坚持参加讲座,几乎期期不落的藏友,他们也纷纷表示通过参加讲座进行学习使他们受益匪浅。其中,藏友罗先生就表示,“李宗扬老师的讲座内容非常系统,自己的眼力也随着学习的深入而不断提高。”青年瓷器收藏爱好者刘先生告诉记者,“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在专家的指导下,既有系统的理论学习,又有直观的实物标本进行参照,这对于今后买到好东西肯定大有帮助。”每一期的讲座活动中,记者都会在现场看到一些女性藏友的身影,作为其中的代表,藏友于女士也对记者表达了她对于活动的看法,“感觉自己在参加完讲座之后收获确实很多,也希望今后活动组织者还能继续组织类似的活动,我和其他藏友也都会一如既往地积极参与进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李宗扬为参加活动的藏友进行现场鉴定


       当天下午的“专家鉴宝”部分,同样是由李宗扬为到场藏友进行现场鉴定。许多藏友也带来了自己所收藏的瓷器藏品,让专家为其断代辨伪。鉴定结束后,作为八期系列讲座鉴宝活动的主讲人及鉴定专家,李宗扬在回顾和总结整个系列活动时表示,在过往的系列讲座活动中,他与藏友们就明清瓷器的鉴定等问题进行了完整而系统的交流,他发现当前瓷器收藏爱好者普遍比较关注的还是瓷器的真假问题,对于瓷器鉴定的学习也都比较渴望。李宗扬说,“我感觉经过了八期系列活动的学习以后,许多藏友都掌握了一定的鉴赏能力,达到了一定的学习效果,我自己对此也感到非常欣慰。而且,我认为举办这样的活动对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瓷器鉴定知识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参加活动的藏友与李宗扬合影留念

 

       另据了解,活动组织方还将会在明年继续为广大文物艺术品收藏爱好者策划和组织各种适宜的活动,以期为大家提供更多的文物艺术品收藏学习空间及交流平台。

责任编辑:小白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