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存折成收藏爱好者新宠:身价普遍过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959年存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带语录的存折

 

      随着银行卡的普及,存折越来越少见。正因如此,老存折成为部分收藏爱好者的“新宠”。三湘都市报记者了解到,部分上世纪50年代甚至更早时期的老存折,目前身价普遍达到100元以上,还有些可达万元。

 

      20年收藏百本存折

 

      家住长沙市天心区的周先生喜欢收集各式各样的银行存折。上世纪50年代的“取款凭条”、80年代信用合作社活期储蓄存折,他都收藏了。上百本存折,就像一部中国金融变迁史。

 

      周先生说,上世纪80年代末,他开始到全国各地出差,这些年收藏了全国近20个省份的银行存折存单。其中有一些是有奖储蓄存折,“一般是规定每次存多少钱,存够多少个月,这样就会有奖。”

 

      其中最贵的是一本1957年的银行存折,那是他花了1万多元从别人手里收过来的。他还有好几张同一年代的取款凭条,上面的金额有400万的,也有100万的。“这上面的钱即便是可以取我也不取,留作纪念挺好的。”周先生表示。

 

      有些存折价格上千

 

      在长沙天心阁古玩城,一张1953年中国人民银行[微博]的存折开价150元,而一张1998年开户的存折只要30元。有摊主表示,“如今,上世纪70年代初的存折价值在50元至100元左右。而一些特殊的老存折身价会更高,达到100元以上。”

 

      湖南省收藏协会理事吴膺五介绍,“存折收藏也是看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如上世纪60年代印着毛主席语录的老存折价格更高,全品相的可卖到好几百元甚至上千元;上世纪70年代初的存折价值在50元至100元左右;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相对价格较低,3元到20元不等。”据了解,民国时期的银行存折,市场价格更高。

 

      “老存折上面带有历史痕迹,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湖南省收藏协会票证专家卢伯雄表示,像有的存折写有鼓励大家储蓄的标语。而且更珍贵的是,有的存折上还有当时银行的储蓄相关规定等,比如:“如今正是战时,因印制比较困难,存折用旧的原料印制,敬请见谅。”

 

      历史价值高于经济价值

 

      “历史价值是储蓄存折、存单的收藏关键。”吴膺五认为,储蓄存折、存单是金融行业货币收储的法定凭证,图案设计和储种设置大都由上级银行审批即可。因此,全国各地金融机构的储蓄存单各具一格,不仅有欣赏价值,还有史料研究价值、教学应用价值等。

 

      “老存折拥有较高的历史收藏价值。”卢伯雄表示,目前长沙还没有几个专门收藏老存折的藏家。不过从经济价值来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存折由于年代并不特别久远,不能算古董也不是文物。

 

      释疑

 

      老存折存单能否取现

 

      老存折、存单现在是否还有效,是很多市民关心的问题。记者了解到,以前人行是有存款业务,但上世纪80年代人行和工行分离后,所有的存款业务就都交由工行管理了,所以要取钱还是要和工行相关部门联系。

 

      工行客服表示,如果存折保存完好,以前也没有挂失过,按理是可以取到款的,但毕竟时间过去较长,档案查询会变得十分复杂。客户需要提供存折账号、用户名和开户金额三项信息,工作人员核实确认情况,再通知其到相关支行支取。

 

      提示

 

      存折存单要系统收藏

 

      卢伯雄建议,越早期的存折越具有收藏价值,早期的旧存折带有地区性特征,有兴趣的收藏爱好者可以系统收藏;其次要从品相、盖章、内容等方面挑选。

 

      湖南省收藏协会首席鉴定专家黄念曾认为,还可扩展范围,除了存折、存单,还有会计凭证、商业承兑汇票、支票等,爱好者可从某个种类或某个银行自成体系地收藏。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