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罕勇:让玉雕艺术走向世界
原石是僵硬、冰冷的,在外人开来,它是个没有生命体征的物体,但在艺术家眼中,尤其是玉雕大师眼里,原石却是通透、鲜活的。他们从石头中看出了生命,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大智慧,于尺山寸水之间感受宇宙天地的广阔,体会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精髓。究其因果,玉为石之美者,而美如何体现,需要已经,便也引出了玉雕艺术的内蕴之谈。
原石是僵硬、冰冷的,在外人开来,它是个没有生命体征的物体,但在艺术家眼中,尤其是玉雕大师眼里,原石却是通透、鲜活的。他们从石头中看出了生命,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大智慧,于尺山寸水之间感受宇宙天地的广阔,体会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精髓。究其因果,玉为石之美者,而美如何体现,需要已经,便也引出了玉雕艺术的内蕴之谈。
玉雕艺术属中国艺术门类之一。在表现形式上追求超越形似之外的神韵。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山石花草,在雕刻过程中,刻出神韵,如诗一般“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具有“意外之韵”,在玉雕作品中表现出“不似似之”,既不具象,又不抽象,徘徊于有无之间,斟酌于形神之际,以意融形,形神结合乃至神超形越,这是当代玉雕人在艺术创作中应该做到的,却也是很难做到艺术领域。
而玉雕界的黄罕勇凭借着个人天赋和艰辛的心血与汗水浇灌出如今的丰硕成果。他的作品融注了自己大胆构思和巧夺天工的雕刻技法,赋予了玉石以生命,蕴含不同含义,其作品得到了玉雕界人士的普遍认可和极高好评,也成为众多玉石爱好者与收藏者的归藏之宝。
黄罕勇出生于1977年,2008年他获得“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之时,年仅31岁,是当时最年轻的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之一。
由于刻苦钻研,黄罕勇取得累累硕果。2003年,作品《母子情深》获“天工奖”金奖;2005年,作品《慧眼天下》获“天工奖”最佳工艺奖;2006年,作品《龟鹤》获“天工奖”金奖、《大鹏鸿图》获“百花奖”金奖;2007年,作品《独占鳌头》获“天工奖”金奖;《吉祥如意》获“神工奖”金奖;2008年,作品《十二生肖》获“天工奖”金奖;2009年,作品《辟邪》获“百花奖”银奖。
自学成才的黄罕勇,自幼酷爱雕刻艺术,刻苦自学中外雕刻技艺,往往学习工作到深夜,是勤奋出天才的范例。1997年开始专攻动物类摆件。他的动物件,继承汉代玉雕狂放而有张力的风格。他的作品,创作思维来源于素描、音乐及大自然,注重保留籽玉原有的自然外形和皮色,笔法简练而突出玉质,从而展露玉料与生俱来的美感,给人留下充分想像的空间,在突出神态的部位强化工艺,使作品极具创意,在海派玉坛独树一帜。
时至今日,黄罕勇的心中已存有难以割舍的动物玉雕的情结。谈起喜欢动物玉雕的原因,黄罕勇有独到的见解。他表示:由于长期历史的积淀,人物雕的固定模式比较难以突破。虽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传统的文化外国人相对难以接受,但动物的神态姿势却是世界相通的,尽管千变万化,但真实可信,容易“走向世界”,而黄罕勇正以他的方式让艺术走向世界,向世界人民展示传承中国几千年的玉雕艺术,向世界传递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