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收藏文明的进程(组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法国卢浮宫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英博物馆内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陈列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通博物苑南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你多久没去博物馆了?日前,国家博物馆馆长面对网络名人走进博物馆时发出的这一问句,也在网上流传。

是的,我们终日为生计操劳、琐事烦恼,常常忽略了欣赏路上的风景。其实,偷得浮生半日闲,去博物馆转一转,那里展现的是人类一路走来珍藏的风景,我们不妨在细细品味中获得一点沉淀、一点升华。

亚历山大缪斯神庙

西方最早的博物馆

博物馆Museum)这个词来自于希腊语的mouseion ,原义是指供奉主管艺术与科学的9位缪斯女神的神庙。在公元前500年至前450年之前,这些神庙通常建立在文学社团成员举行竞赛的地方。

王宏钧先生主持编写的《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一书中谈到,公元前290年左右,埃及亚历山大里亚港口城市建立的亚历山大博学园中的缪斯神庙,被一般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博物馆。

早在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建立地跨欧亚非大帝国的军事行动中,把搜集和掠夺的许多珍贵艺术品和稀有古物交给他的教师亚里士多德整理、研究。亚历山大逝世以后,他的部将托勒密索托于公元前290年左右,在亚历山大里亚城创建了当时最大的学术和艺术中心亚历山大博学园,其中有图书馆、动植物园、研究所,还有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这座缪斯神庙后来也被称为亚历山大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设有专门的大厅、研究室,陈列有关天文学、医学和文化艺术的藏品。各地的学者、作家聚集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其中包括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得、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等人。亚历山大博物馆存在了几个世纪,后来毁于战火之中。

第一个近代博物馆

开在牛津大学里

14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引发了人们对希腊、罗马时代古典文化的向往。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恩格斯语)

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古代遗物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许多欧洲国家先后出现了探访古迹、搜集古物的热潮。这种对古物的收集研究,随着15世纪末环球新航线的开辟和美洲新大陆的发现更加高涨。近代博物馆产生的思想条件和物质条件渐趋成熟了。

17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世界博物馆史上第一个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的博物馆,这就是1682年向公众开放的英国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这一年,英国贵族阿什莫林将其收藏的货币、徽章、武器、服饰、美术品、考古出土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和各种动植矿物标本全部捐献给牛津大学,建立了向公众和学者公开开放的博物馆。阿什莫林开创了将私人收藏公之于世、建立近代博物馆的先河。

大英博物馆

最初来自私人捐赠

18世纪,博物馆事业迈出了重要的前进步伐。在欧洲,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博物馆,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伦敦不列颠博物馆,也就是所谓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的建立源于汉斯斯隆爵士的遗愿,他是一名内科医生、博物学家和收藏家。斯隆一生中共收藏71000多件物品,他希望自己在去世后它们还可以完好地保存。他将所有的收藏遗赠给了国王乔治二世,要求的回报是给他的继承人2万英镑。

国家接受了他的赠品。175367日,国会法案批准建立大英博物馆。博物馆建立之初的藏品大部分由书籍、手抄本、关于某些文物的自然标本以及文化研究的人种志组成。1757年国王乔治二世捐献了英国君主老王室图书馆的藏书。

大英博物馆于1759115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它建在布鲁姆斯伯里区的一幢17世纪的大楼蒙塔古大楼里,这里也是现今博物馆的所在地。

最初,博物馆每周只开放3天,而且每小时只允许10人入馆。星期五是特别参观团参观日,每团15人,由导游陪同介绍。从旅行者的记载和博物馆的报告中可以看出,直到19世纪,能进入大英博物馆参观的常常只是限于学者、艺术家和特权阶层。

法国大革命

带来博物馆开放潮流

卢浮宫始建于12世纪末,由法王菲力二世下令修建,最初是用作防御的城堡。法兰斯一世时,于1527年和1546年两次拆除旧建筑,按文艺复兴时期的形制修建成王宫,并开始收藏绘画、雕刻等艺术珍品。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就是这时入藏的。路易十四时,艺术藏品的总数从200件增到2000件。

早在1753年就有人呼吁开放卢浮宫,代表了法国广大民众的呼声。后来,法国百科全书派还特地在卢浮宫这个词条中写入了应该开放的字句,但也没有得以实现。

法国大革命终于打开了卢浮宫的大门。1789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欧洲封建体系。1792年法国公共教育委员会向国民议会提出的关于普遍建立公共教育的报告及法律草案中,宣布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国民教育为国家权利的当然义务,并且规定了开放博物馆和植物园的任务。

1793727日,法国政府决定:巴黎卢浮宫改建为共和国艺术博物馆,组成专门委员会管理。同年810日向公众开放。

拿破仑在征服欧洲各国的同时,将被征服国家的艺术品大量运往法国,送至卢浮宫(此时已改名为拿破仑博物馆)展出。但随着1815年拿破仑的第二次退位和终生放逐,卢浮宫藏品中约有5000多件艺术品被归还给原来所属国。

卢浮宫的开放,对世界各国影响很大。许多大博物馆在它推动下得以开放。法国大革命开创了博物馆社会化的起点。过去仅供宫廷和封建贵族赏悦的珍藏室,转化成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博物馆。

19世纪殖民掠夺

充实了欧美的博物馆

进化论、细胞论和能量守恒定律,都是在19世纪建立的,19世纪在文化史上被称为科学世纪

19世纪同时也是西方殖民主义加紧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各民族掠夺的世纪。19世纪中叶以后,法国、德国、英国、俄国、美国等向埃及、中东、小亚细亚等地派出一个又一个考古队,搜集了大量古代雕刻、楔形文字泥板、古代文书和木乃伊等珍贵历史文物。这些文物标本大大充实了欧美许多博物馆的藏品,但却使亚非各国人民失去许多本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瑰宝。

更为可耻的是,帝国主义的武力掠夺也愈加肆无忌惮。这方面中国受害尤深。1860年英法联军和1900年八国联军的入侵,都使中国历史文化珍藏遭到了空前的浩劫。至今,许多被劫掠的中国珍贵文物仍然收存在一些西方国家的博物馆中。

以大英博物馆为例,中国陈列室就占了好几个大厅,展品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不一而足,甚至连博物馆后门的两只大石狮也是从中国运去的。某些藏品,如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堪称镇馆之宝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大尉基勇从圆明园中盗出并携往国外。1903年被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该摹本存放于馆内的斯坦因密室,据报道,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中心艺术研究室主任谢成水2002年曾偶然在该密室看过这幅摹本,当时在登记册上只有上个世纪20年代两个日本人来现场临摹过的记录。

延伸阅读

中国的博物馆

孔庙是中国最早的博物馆

中国古代没有博物馆这一概念。但保存和研究文化遗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商代起,王室和贵族已重视文物的搜集和保存。殷商的文物多集中于宗庙。周代文物珍品收藏之处,名曰天府玉府,并有专职官员负责管理。

孔子死后的第二年(前478),鲁国君主哀公为了纪念孔子的业绩、传播他的思想,特命将曲阜阙里孔子故居中的三间住房作为孔子庙堂,室内陈列孔子的衣冠琴书和他所坐的车,每年按一定时间举行纪念活动,让人们参观瞻仰。

孔子庙堂经历代不断维修和扩建,到宋代已基本扩建成具有今日规模的古建筑群。可以认为,曲阜孔庙是保存至今的世界最早的博物馆之一。

最早用博物院一词是王韬

博物馆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但是近代博物馆和新型学校一样,都是在中国社会逐步近代化的过程中产生。

我国首先注意到近代博物馆的人是徐继含。1848年他辑著的《镰环志略》一书,介绍了各国地理、历史以及风土人情。在卷五、卷七的普鲁士国西班牙国葡萄牙国各条,都提到那里有军工厂古物库等,就是指这些国家的军事博物馆和历史文物馆。

1866年清朝政府第一次正式派官员出访欧洲起,出访官员们大都注意到了西方博物馆的情形。而最初对博物馆的称呼也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如公所、行馆、万种园、画阁、军器楼、集宝楼、禽骨馆等等。

第一个将英文Museum译成博物院的人是王韬。王韬1867年至1870年间随英人理雅各去英国译书,此间漫游英法俄等国,并以这段经历写成《漫游随录》,该书记述所见博物馆不下十五处。博物院这个译名对以后有很大影响。19世纪70年代以后,有关外国情况的著述越来越多地使用这一名称,其他怪僻称谓渐渐消失了。

张謇创办近代第一个博物馆

19世纪末,中国兴起了维新运动。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梁启超等在鼓吹废科举、办学堂、设报馆、广译书的同时,也提出了建立博物馆的主张。

而把建立博物馆的想法真正付诸实施的,是清末状元、民族资产阶级实业家张謇。1896年,张謇在其家乡江苏南通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以所获利润大力兴办教育文化事业。他以个人财力在自己创办的南通师范学校以西,购并民房29家,迁移荒冢三千余座,兴建包括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在内的博物苑。张謇广泛搜集中外动植矿物标本、乡里金石文物、先贤遗文,历十年苦心经营,终于初具规模,藏品达二千九百多号,计二万多件,分为自然、历史、美术等部。

南通博物苑的建立,在中国博物馆史上开风气之先,对中国博物馆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此后,各地也相继兴建起了一批各种样式的博物馆。

大千世界

博物馆无奇不有

说起博物馆,很多人心目中的形象都是很神圣的殿堂。然而国内外也有很多另类博物馆,令人大开眼界。

丑陋才入选

谁说博物馆只能收藏艺术佳作?在别处上不得台面的丑陋艺术品,却能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戴德海姆广场的博物馆得以展现。不过,这个艺术博物馆在策划卓越的无聊艺术时,可是有它的标准的。不论是天才艺术家的,还是初学的画手,其作品必须丑到被人忽视的地步才能入选该博物馆。

5美元看头发

只要花5美元,你就能进入美国密苏里州独立村莱拉头发博物馆,它成立已20年了。退休的发型师莱拉收藏了600个头发花圈,还有多达2000件可追溯至18世纪的人类发饰。其中一对头发花圈源自两个削发入修道院的修女。这里当然少不了名人的头发,迈克尔杰克逊、维多利亚女王以及美国四位总统都对这个博物馆做了贡献。

午餐肉成文物

午餐肉也成了馆藏文物。你想知道关于午餐肉的一切,都可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奥斯汀市的午餐肉博物馆找到。它位于一家午餐肉加工厂和屠宰场的马路对面,可以让观众广泛地了解美国人最喜爱的罐装肉类食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午餐肉是最负盛名的口粮之一,数十亿吨的午餐肉曾穿越海洋,供给作战的军队。

收音机镇馆

2008103日,中国第一座家庭收音机主题收藏博物馆在山西省长治市一条小巷中隆重开馆了。它的主人,是一位仅有小学文化程度的普通市民58岁的马贵生师傅。他的镇馆之宝是美国通用电器1940年产的奇异牌收音机,是解放初期作为胜利物资分发到地方上一家兵工厂的,上世纪70年代处理给本厂工人,被一位懂无线电的老技工买下来,至今还能收听广播。

下水道之城

下水道博物馆位于法国巴黎,又被称为巴黎的城下之城,由巴黎地下墓穴和下水道交叉组成。

赞美流浪汉

流浪汉博物馆置身于美国爱荷华州布里特市的前首席剧院内。它赞美流浪的生活方式,充斥着各种流浪汉纪念品。弗里斯科杰克、康涅狄格司烈木和硬摇滚小子的爱物都在这里。描述另类生活的纪录片也会在此进行展出,流浪汉基金每年都会在这里举行年会。

责任编辑:Angel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