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窑风姿的碧玉美器:著般颜色做将来
在炉瓶器皿审美接受的层面,最先让人想到的肯定要数瓷器,而谈及瓷器,自然绕不开名瓷之首——汝窑。具体到汝窑,又对其颜色尤为推崇备至。汝窑瓷器为青色,那么这颜色是怎么来的呢?相传宋徽宗赵佶喜欢瓷器,特别是号称“千峰翠色”的青瓷。有一天,赵佶在后花园中赏花,突然天降大雨,徽宗急忙跑到亭中避雨。少时,雨过天晴,赵佶走出凉亭抬头看天,忽然发现天边云破之处出现一抹青色,很是漂亮。徽宗龙颜大悦,认为这才是真正的青色,于是信笔写了两句诗。“雨过天青云破处,著般颜色做将来。”待到后来,赵佶便把这两句诗留给工匠们,让他们烧出他要的颜色,汝窑的天青色从此名满天下。

暂且不论这种传说的可信与否,汝窑的色泽的确堪称绝美、质地也润泽弗加,但即便如此,通过后人对其特征“青如天,面如玉”的界定来看,古人是以瓷器能达到玉器特质为终极追求的,从颜色到质地均如此。
而与汝窑之色类似的,在玉料里,无外乎青玉、碧玉,如果同为炉瓶器皿,汝窑瓷器和色彩与之相近的碧玉玉器具有可比性吗?两者能一较高下吗?以北京博观第六期“玲珑美玉——当代玉石雕刻名家精品无底价拍卖会”中的两件碧玉拍品“碧玉鹅形水注”及“碧玉暗香疏影赏瓶”为例,由于诸多因素的介入,恐怕答案并非恒定。但有一点能肯定的是,它们均能带给人以巨大的美的享受。

鹅形水注以产自于俄罗斯的碧玉雕琢而成,玉质细腻,色泽均一,是俄罗斯碧玉中的上品。水注整体造型设计为“鹅”,鹅曲颈回首啄背,似在栖息,其弯曲的颈自然而成水注之执柄。而鹅身则设计为水注,双翼紧贴于身,刻画细致,羽毛富有层次,身体比例均匀写实生动。整体妙趣天成,灵巧圆润,构思优美而又不失生活依据,制作技巧精湛,线条挺拔光洁,形象完美,可谓玉雕文房器皿之精品。

赏瓶为小口、长颈、鼓腹、圈足,瓶体修长,造型挺秀。小口鼓腹为掏膛增加了不少难度,展示了精湛的掏膛工艺。而瓶体上阴刻的梅花,又平添了不少文人气息,将疏影渐斜、暗香幽送的文人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即将于2013年12月15日在北京天安天地珠宝艺术汇举办的第六期“玲珑美玉——当代玉石雕刻名家精品无底价拍卖会”中,北京博观拍卖遴选了碧玉文房器皿小品近十余,值得关注。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