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纯手工孤品值得收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纯手工孤品值得收藏
 

随着紫砂壶收藏市场的日益壮大,不少对此有爱好的收藏者逐渐趋于理性。人们更看重这件东西是否出自名家,但往往忽略掉是否是纯手工制作。紫砂壶按照成型手段可以分全手工壶、半手工壶和模具壶三种。其中,以全手工壶价格最高,收藏价值也最高。

以王艳奎制壶为例,他首先要对泥片进行反复拍打成型,在外壁进行诸如削、刮、整等一系列工序,而且每道工序都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只有这一关做得好,紫砂壶的品质才有保障。但模具成型的壶则不需要这样的工序,它不需要拍打,成形之后只要泥与模具吻合即为成功。手工制壶,坯体外表形成泥层,内层相对疏松,中间砂粒聚集形成泥砂坚骨,使紫砂特有的透气性能得到很好的保留。壶内壁由于矿物结构疏松和砂粒堆积空隙,体现出内透外吸的本性功能,呈现出紫砂特有的性质;而模具制作的,泥质在均衡性、同一性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内、外壁缺乏立体性结构分层,烧成后表面失去质感效果,壶壁吸透率跌降至60%以上,紫砂特有的性能所剩无几。

此外,全手工制作的紫砂壶在使用久了之后就会形成包浆,使紫砂壶看上去更有灵性,所以能提升紫砂壶的收藏价值。但是模具壶就不同了,使用久了之后反而会出现灰暗死板等现象。即便在怎么小心保养,都无法提升紫砂壶的收藏价值。

半手工壶同样含有手工的成分在里面,壶嘴、壶把、壶盖等用手工制作、身筒用模具制作,或是身筒用手工来完成、其他用模具制作。

很多壶友担心半手工壶可以利用模具进行无限量的复制。其实无需担心,半手工壶同样含有作者的思想在里面,并且也存在不可复制性。如顾景洲的许多壶同样借助了模具,顾老用模具在于用得好、用得巧,就如当年顾老制作的洋桶,令当代的工艺师甚至是高级工艺师使用顾老的模具来制作此壶都无法达到他的效果。还有些壶,特别是花货,不靠模具是无法制作的。而全手工壶则是使用工具而不使用模具来制作一把壶,因此全手工的制作难度相对较大,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

一把壶的价值,在于这把壶的精气神韵是否充足饱满,壶型是否做得规整、比例是否和谐、泥料是否好、做工是否细致。如果是光货,壶面是否光整无瑕;如果是筋囊器,则要看线条是否清爽利落,块面是否均匀,曲线是否自然;如果是花货,那么上面的花草树木是否自然如天成,无一点矫饰则是重点。

责任编辑:jan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