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精品升值空间继续向好

俗语说“物以稀为贵”,有着“国玉”之称的和田玉被称为“疯狂的石头”,并持续引领着整个玉石收藏市场。近年来,随着玉石成为投资收藏的热点,无论是原料籽玉还是各种雕件,都上演了疯狂的涨价大戏。业内人士称,近10年来,和田玉的价格涨幅超过100倍,已成为时下收藏市场的新动向。由于资源的稀缺以及精品的供不应求,和田玉后市的升值空间仍然被业内人士看好。
收藏需“沙里淘金”
随着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持续升温,和田玉吸引着众多收藏爱好者的目光。收藏界流传着一句话:“乱世黄金盛世玉”,正因为和田玉较其他藏品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同时具有易保存、宜佩戴的优势,因此受到了收藏者的追捧。
玉文化在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玉能护身、洁志、保平安已成为共识。早在2500年前,诗人屈原曾赋诗:“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表达出他对和田玉的向往和崇敬之情。自此我们不难看出,丰富的历史积淀也成为和田玉一直以来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
近几年,和田玉成为收藏投资的热门类别,特别是随着人们对和田玉的认知度提高,以及和田玉价格的大幅上涨,目前和田玉的收藏门槛已越来越高。但业内专家表示,作为中国玉文化代表之一的和田玉,其价值却远远没有到位。随着进入和田玉收藏圈的藏家数量越来越多和市面上涌现的大量和田玉产品,投资者要有独到的眼光才能“沙里淘金”。专家表示,近年来和田玉的价格出现了疯狂上涨,虽然与市场炒作有一定关系,但总体上并不存在价格泡沫。因为即便和田玉价格不断创出新高,但在收藏市场上,精品和田玉依然是“一玉难求”,尤其是一些大批资金积极进入和田玉收藏市场,说明当前和田玉受到的追捧热度依然在升温,因此和田玉的升值空间将被继续看好。
精品价格一路走高
和田玉作为艺术品收藏的品类之一,不仅可远观,也可近玩,而且和田玉在盘养过程中还会变得更加油润富有灵性。当然,在收藏过程中也要对和田玉藏品和商品进行区分。首先,和田玉本身是集天地之精华而生的,更有“帝王玉”的美称,而且和田玉本身即为一种珍贵而又稀缺的资源。同时,其还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产量远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其次,和田玉的保值性要好于一般藏品,而且随着和田玉资源的日益减少和开采难度的加大,和田玉的优质玉料将越来越难得。目前和田玉籽料的高端玉料一克已达到2万元至3万元的价格。
与此同时,玉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田玉玉器不仅材料难得,经过雕琢后,艺术观赏性也不可多得。其每件作品都是玉雕师用心血雕刻而成。一件好的和田玉雕件不仅因其玉质稀有,更因其寓意及良好的艺术价值。
此外,和田玉有着良好的保存性,其化学性质稳定,不用担心难以保存的问题,可作为传世之品。
挑选需轻产地重质量
和田玉一直都为玉石众多种类中的佼佼者,其价格更是居高不下,因此市面上掀起了收藏和田玉的风潮。但收藏和田玉的广大爱好者需要避免几个误区。
第一,重色不重质。很多人都知道和田玉中的极品是羊脂白玉,一些收藏爱好者购买和田玉讲究越白越好,但和田玉是不是真的能够“一白遮百丑”?实际上,和田玉按颜色主要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墨玉和糖玉,其中价值最高的当属羊脂白玉。但判断一块优质和田玉的标准,最重要的还是看其质地,看其本身的细腻、油润程度,颜色反倒是其次。
第二,重皮不重质。在和田玉的藏家队伍中,有人专追“俏皮巧色”,认为有皮壳的和田玉价值更高。由于和田玉的山料是有皮壳的,只有部分籽料有皮壳。如果是真皮壳,那就是籽料的“身份证”,但由于部分藏家过于痴迷皮色,无意中助长了和田玉市场假皮壳的制造。其实,和田玉籽料的皮色只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一块和田玉的好坏主要还是看其本身的质地。
第三,追逐“新疆制造”。实际上,和田玉有很多产地,韩国、俄罗斯以及中国的新疆、青海、岫岩、贵州等地都产和田玉。很多人认为,新疆和田玉是最为正宗的,因此有些人非新疆产的和田玉不买。一般而言,新疆和田玉的质地要高于其他产地的和田玉,但并不是新疆以外地区就不会出产高质量的和田玉。事实上,就单一玉石的品质而言,俄料、韩料、青海料等,其中也会出现比新疆出产的品相更为上乘的和田玉。因此,评判和田玉,关键是看其质量,而不是看其产地,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只要品质好,新疆以外地区出产的和田玉同样具有投资收藏价值。
投资切忌捡漏心理
和田玉作为近几年收藏投资的热门类别,特别随着人们认知度的提高和价格的大幅上涨,门槛已越来越高。
正是因为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收藏门槛的提高,作为收藏者更应该了解和田玉的方方面面,了解其白度、润度、密度、油性以及它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专家建议,入门者可以先从中低端市场入手,多看多问,多看鉴赏和田玉的专业书籍,不要总想着如何捡漏。
同时,在现代玉器收藏鉴赏方面,专家表示要从“六点”入手。一看玉质,依据国家制定的和田玉标准,和田玉按颜色可分三个等级:上等是羊脂玉、白玉、黄玉;中等是青白玉、碧玉、墨玉;下等是青玉。二辨造型,造型匀称、比例适当是审美的重要内容。三鉴纹饰。四析工艺。五品艺术。六观创新与仿古。当代一些玉雕大师的作品极具新意,赋予了玉石灵气,收藏价值较高。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