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玉雕大师六成出自安徽

当前全国玉石资源被少数人掌握,普通百姓买不起好玉,而国内“仿古玉”市场也过于混乱。近日,第二届中国当代玉文化高层论坛在合肥召开,全国泰斗级玉石专家齐聚合肥“论道”,不少专家抨击当前玉石市场的乱象,指出玉石市场发展亟待规范。

玉雕专家六成出自安徽

该论坛是迄今中国级别最高的玉石领域专家论坛,之所以选择在合肥举办,因为安徽的玉石行业发展迅速在全国都有影响,而且全国60%的玉雕大师都是安徽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家钱振峰介绍:“包括上海的海派玉雕发展,现在都是几位安徽玉雕大师在背后推动。”

钱振峰说,安徽玉雕大师的作品有明显的“安徽风格”,作品多体现儒家美学思想,小巧玲珑,风格稳重,内容比较生活化。“安徽思想文化无形中通过他们影响着全国玉器的当代艺术风格。”

“仿古玉”常被当文物收藏

专家介绍,现在是玉石行业发展最快的时候,但是,玉石市场乱象丛生的现象也更严重。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玉器组委员杨震华介绍,近几年“仿古玉”盛行,甚至流入拍卖市场坑害收藏者,如所谓的汉代梳妆台和方凳事件、金缕玉衣事件等等。

杨震华说,中国的仿古玉从宋代开始就有了,全国各地都有仿古玉基地。“古玉器中仿古玉器占了半壁江山,如果离开了仿古玉势难反映古玉历史的全貌,但从现状来看,有必要建立当代”仿古玉“标准,从用材到琢工,要对古代”仿古玉“既有传承又有发展。”

玉器乱打折现象不健康  而玉石市场的价格问题也饱受专家诟病。专家提出,当代玉器不能再靠材料过日子,也不能仅凭工艺说好坏,应该通过创意设计、审美引领、时尚推广等方式,增加当代玉器的附加值。

“玉器漫天要价、哄抬价格的现象现在也很严重,对产品缺乏基本的、实事求是的价值判别。”上海工艺美院玉石专家周祥康介绍,价格的大起大落会影响人们对玉器的消费欲望,从长远看会影响市场。他建议,特别高档的玉器作品价格,应该由专家、行家、学者共同评估,作出合理的价值评估。

责任编辑:jan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