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维城《万寿恒春》现身北京盈时2013秋拍

艺术品秋拍市场如火如荼,精彩不断。以博物馆级书画和瓷器精品见长的北京盈时,将在本季秋拍中呈现300余件书画精品,可谓出手不凡。
据悉,北京盈时2013秋季拍卖会将于12月3日至5日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预展,12月6日拍卖。
在艺海撷英——中国书画专场中,北京盈时非常荣幸将呈现数件博物馆级佳作以飨藏家。其中清代钱维城的《万寿恒春》值得期待,此幅画轴上附带故宫博物院给陈半丁的退赔签,曾为陈半丁旧藏。
钱维城绘《万寿恒春》图轴,高105、宽54厘米。图中左下有“钱维城恭画”题款,右上钱维城自题“万寿恒春”。钤“臣钱维城”白文印、“梁翰”朱文印。并钤有乾隆皇帝的鉴藏玺“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
钱维城(1720-1772),初名辛来,字宗盘,又字幼安,号幼庵、茶山,晚年又号家轩,江南武进人,清朝官吏。乾隆十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功令,初入翰林,分习清、汉文。维城习清文,散馆列三等。钱维城擅长山水画,他的绘画远学元代四家即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近学清初四王即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而且还直接得到董邦达的指点。在钱维城的绘画中,带棱角的石形、双勾少皴的树干,以及中锋含蓄的细笔、淡墨勾皴的线条,都存有董邦达的笔意,但他更擅长缜密的用笔和青绿、赭石相间的设色,其中也显示出清初“四王”的流派风格,他的作品经常呈现出来的是一派宫廷富贵的气息。在乾隆的收藏目录《石渠宝芨》中,有钱维城作品160多幅,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钱维城作品的赏识程度。
钱维城自幼甚喜绘画,开始从族祖母陈书学习画写意折枝花果。钱维城后来得到了同代画家董邦达指导,学画山水,供奉内廷,与诸位名画家,促使清代宫廷绘画有一较长而稳定的繁荣时期。乾隆皇帝对书画艺术有浓厚兴趣,他广收历代名迹,认真观赏,并分藏宫廷、皇家园苑、行宫。又正式建立清朝画院,属于养心殿造办处,当时已有专职画家20余人。画院还有一类著名的“翰林画家”他们大多是皇帝身边受宠文臣,这批“文学侍从诸臣,每以艺事上邀宸眷。大学士蒋廷锡及子溥、董邦达及子诰、尚书钱维城、侍郎邹一桂与翀为尤著。”(《清史稿》卷504)。以董邦达、钱维城为其首。这些人都有官秩,经常绘画进呈皇帝,也常奉旨进宫作画。
钱维城擅长山水画,他的花卉画亦很有名,但留世画作较少。此幅《万寿恒春》图为其花卉代表作。此幅画构图饱满,色彩明快,图中菊花与月季跃然于灵石上,几颗青竹伴于灵石旁。图中所绘之花朵枝叶刻画极为精细,如图中之菊花,枝叶先勾边线,再施以淡雅的绿色,气质清丽。勾花点叶,技法纯熟,所以《清史稿》卷504说他的“花卉传色尤有神采”。
宫廷画家,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气质修养,对自然界境物观察细微,吸收融化得当,又有超高的写实能力,因此他们的画作大多为上乘,多为人赏悦,皇帝亦盛爱好,并常亲自题识于画作。但宫廷画家的画,主要为皇室服务,作品很少在社会流传,故此幅《万寿恒春》图尤显珍贵。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