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贵在稀缺性

本报刊登消息,一纸鲁迅1934年6月8日致陶亢德的200余字信函以655.5万元成交,网友惊叹鲁迅的字真贵,一字三万。鲁迅的书信拍出如此高价,体现的是他的文学声望还是字的书法价值?进而,在收藏书信的行家看来这个价格并不高,那么名人书信收藏有无规则可循?哪些书信才值得收藏?亦成为收藏爱好者关注的焦点。

书信拍出高价

与书法水平、史料价值有关

无独有偶,除鲁迅外,很多名人信札也曾以高价拍出。2009年陈独秀等致胡适的13通信札拍出554.4万元,2010年齐白石致叶恭绰的一通书札拍出33.6万元,2011年孙中山的行书《博爱》以126.5万元成交,郭沫若的《致文求堂书简二百三十函》以2415万元成交,2012年高二适的《致章士钊信札》以563.5万元成交。很多人关注这样的高价是开给这些名人的文学名望,还是他们的书法价值已经到了这样的高度?

陕西省书法院副院长李翔宇如此看,“以鲁迅的书法作品来说,众所周知鲁迅是一代文豪,其实,他在书法上的造诣也极高。他早年抄写过很长时间的古碑,并热衷于搜寻碑帖拓片,对书法、美术有着很高的鉴赏力。他的书法,古雅厚重,文人气十足。无论是精心书写的对联,还是即兴书写的手稿、书信,都大有可观。”李翔宇说,鲁迅的书法取法高古,学养丰厚,格调古雅,不经意中就能见真性情。

而在收藏界的行家们看来,鲁迅的书信能拍出这样的价格绝对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书法水平,“鲁迅写给陶亢德的书信有19通,大部分都在美术馆收藏,目前流传出来的仅此一通,所以非常地珍贵。”华商美术馆负责人白超介绍。“大家都觉得这次拍的价格已经很高了,其实鲁迅的这封信拍卖的价格并不高,我们行内估价在800万到1000万,其实这次拍得很便宜了,以后价值还会更高。”知名收藏家赵胥说,就是因为鲁迅书信在民间的就只有这一通,升值指日可待。

书信收藏讲究多多

要衡量纸张、写信人、内容

赵胥对于书信的收藏有很深的研究,他介绍:“单纯的信札收藏的价值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艺术价值,另外一方面是史料价值。艺术方面主要看这些信札用的是什么纸,不同的纸张,贵贱有别,还有就是看字的好坏,就算是同一个人的书信,字写得好、坏也有区别。而史料价值,第一体现在稀缺性,如果信的内容是从未公开的第一手资料,那么这封信的价值就比常见的信的价值要高。”此外,就是同时还要看写信的人的稀缺性,比如鲁迅的东西很多,但是在民间特别少,因此他的作品的史料价值就特别高。

“其实对于收藏本身来说,什么样的书信都可以收藏,有人会选择家信收藏,就是普通人的家信,这样的收藏,收藏的是对一个时代的记忆,收藏的是人情味,还有一个就是大学者、大文豪的家信的收藏,这些信里,比如,一些议事的就珍贵些,如五四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的信件就有价值。”

“名人书信的收藏也有讲究,写信的人一定要有名,根据写信人的名气,书信也会有等级,比如孙中山的书信就属于等级比较高的,于右任的书信就没有孙中山的书信价值高,虽然说于右任的书法价值很高,但是还是比不上孙中山的名望。”赵胥说。“再就是这封信是写给谁的。同样是孙中山写的信。他写给普通人的信就没有写给黄兴的值钱,所以说,书信的收藏,关注的因素很多,纸张的质地、写信的人的名望、信的内容等等都决定着这封信的价值,这比单纯的书法作品的收藏复杂多了。”在赵胥看来,很多人说的书法作品的收藏高于信件的收藏并不准确,“两者应该是对等的,而且目的也会不同,买书信为文化保留了很多史料。”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