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襄手抄书稿艺术价值极高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中国营造学社图书目录》资料照片
 

于11月16日开始的中国嘉德2013秋季拍卖会,将举办“锦灰集珍—王世襄先生旧藏”的专场拍卖。收藏家王世襄被人们称作“大玩家”,他为一些市井间的“雕虫小技”著书立说,使之登上“大雅之堂”,所著《明代家具研究》更是开当代中国古典家具研究之先河。不过,这次拍卖专场除了人们熟知的家具、铜炉、葫芦、鸽哨等玩赏之物外,更有370余部珍贵藏书,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王世襄部分手抄书稿。

1941年从燕京大学毕业之后,王世襄辗转赴四川李庄,成为梁思成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的助理研究员,也当上了“营造学社”的图书馆管理员。整理研究学社所藏古籍文献资料,既是王世襄生平的第一个职业,也为他日后研究文物打下了理论基础。世人皆好奇王世襄何以能将“玩”发展成一门精深的学问,早期整理抄录古籍文献资料的经历,无疑是原因之一。

在这次专场拍卖中,有王世襄在“营造学社”时期的亲笔手抄《中国营造学社图书目录》。此书封面有王世襄书写的“畅庵钞存”字样;书尾有题记(疑为朱启钤手笔),称此为营造学社最完整和系统的藏书目录。从这本营造学社的藏书目录内容来看,里面录的清廷工部则例、大内竹木牙角各类制作等藏书,都是王世襄此后研究必备的文献参考资料。在王世襄收藏的古籍中,不乏明、清善本图书,还有很多清代、民国的精抄本和稿本,其中《药雨谈话》极具代表性。此本是津门著名书画收藏鉴定名家方若的观画目录稿本,以民国初年推崇的日本美浓纸抄写,字迹工整优美,原为著名藏书家周叔弢之物,封面有“自庄严堪”印记,但没见过印本传世。这类资料十分少见,钞工极精的藏本,赏玩价值极高。

这次拍卖展现出王世襄在藏书方面下的功夫,不亚于其他任何一个门类的收藏。不论世人如何定义王世襄,或文物鉴赏家,或收藏家,或学者,不应忽略的是他还是一位非常在行的藏书家。王世襄藏书是一份学术价值远在其他杂物之上的文化遗产。他的抄书和印书,其学术和艺术价值已使之成为新善本,成为一代文化创作传诸后世。

责任编辑:bd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