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李画廊推出水墨的味道群展

2013年11月2日15时,艾米李画廊将迎来年末群展“水墨的味道”。展览由著名批评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刘礼宾老师担任策展人,邀请中国当代艺术圈的7名艺术家陈琦、刘俐蕴、刘芝杏、罗苇、谭平、王璜生、吴梦诗参展。
基于“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哲学观点,有些批评家将身体和纸(或作品)的关系视为国画的专利,这一观点引起了策展人的思考,而很多不具有国画家身份的艺术家对于水墨的新探索也让策展人看到这一关系的在场。于是这便成了“水墨的味道”展览的初衷。
真正继承发展了国画精髓的并不一定是国画家,他们可能是油画家、版画家,乃至装置艺术家。伴随笔墨的游走,艺术家的状态穿附其中,形成了物我同化的状态。王璜生的“游象”系列作品,身体“强势”介入纸本,态势难加遮掩:纯粹化的线条,令“写”的动作跃然而上。谭平《一杯》的追求更单纯,更直接。在“有控制状态”下寻求一种不确定;也就是这种随意性、无序性而彰显出了墨的韵味,耐人回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表露出的清透洁净之意蕴,在罗苇和刘芝杏的作品中展露无遗。罗苇“透明”系列,好似空观内化后的世界,物象俱在,但细枝末节早已抛却。刘芝杏画的马,细腻中催生柔情,轻柔似水;眼眸生情,情系于世人。
“水墨”的意义常被囿于国画专有,这使得很多艺术家在创作中被束缚圈内,以致失去了对艺术内化思考的方式。在此情境之下,反观陈琦的水印版画—《水》,美的寂静幽深,深沉中暗藏着艺术家的执着和思辨。在“心性”的挖掘过程中通过“物性”的追问中确立了他的水印版画的独立性。刘俐蕴在《无》中的作品,把中国水墨传统概略为线,从装置的角度阐释了水墨的新解。吴梦诗《子》、《虫》运用机械运作,呈现了另一种水墨景致,参省深悟,极具慧根。
中国传统艺术语言如何在当代确立?从创作主体与作品的互动中,“物质感”渗透艺术家的人生方式和“物”的本质,传达出主体的心性,再通过对“物”的反思,而回归主体对“物”的参透。如此过程当中,艺术家的主体性也就上升,在思辨性中使中国文化在当代转译。正因为如此,才使他们的作品不流于单纯的形式,而是一种“触觉式”的主体存在。此次选出的作品均为艺术家最近一两年的探索成果,当把它们组织在一起的时候,“品质”二字跃然而出,水墨的气息萦绕于展场。
展览信息:
水墨的味道
策展人:刘礼宾
参展艺术家:陈琦、刘俐蕴、刘芝杏、罗苇、谭平、王璜生、吴梦诗
展览开幕:2013/11/2(星期六)15:00-18:00
展览时间:2013/11/3~12/29
责任编辑:jane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