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与剪纸的浴火重生
瓷器与剪纸的“浴火重生”——《谈瓷论道》说宋代吉州窑
卢鹤寿(中国古玩收藏鉴赏研究会会长)
核心提示:吉州窑位于江西吉安县永和镇,自隋至宋古称吉州,故由此得名。该窑始创于宋末五代时期,集宋南北名窑之长,逐渐形成了独特风格。吉州窑彩绘瓷,是受磁州窑的影响而创烧,为景德镇青花瓷的诞生打下先基,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器型
作为当时的民窑口,吉州窑以烧制民间生活用瓷为主,器型相对不是很丰富,以杯、碗、壶、炉、缸居多。从兴起至衰落,吉州窑经历了几个历史阶段,所产瓷器亦有很大不同。北宋时期,器型多宽足、厚唇;至中晚期,种类增多,造型富有变化,多作葵口、瓜腹,器足明显增高;南宋时期,工艺广为提高,很快突破了造型单调之格局,以其精美的纹饰和多边的釉彩而负盛名。
胎釉
吉州窑以清原山鸡岗岭为依托,瓷土充足,草木尽有,但因淘练不精,故胎质相对粗松,含有砂粒,呈米黄、浅黄、灰白等色。涩胎圈足,足端有高低不平的压印痕和刮削痕是吉州窑的典型特征。
吉州窑以釉为装饰见长,即在釉汁中掺入成色不同的金属原料,使其在高温烧制过程中显现出各种不同的釉色、釉斑和流釉纹,风格独特,颇具神韵。如色似鳖裙的玳瑁釉、状如鸟羽的鹧鸪釉和兔毫釉、虎皮釉、玛瑙釉等,色釉交融,变化无常,自成天趣。
吉州窑施釉以浸釉为主,还有吹釉、洒釉,多数器物施釉不满。常见的有黑釉、青釉、乳白釉和琉璃绿等,总的看是流淌自然,颜色协调,极具动态。乳白瓷是吉州窑北宋至南宋生产量最大民用瓷品种之一。其质地粗糙,釉色单调,施釉不均,底部无釉或半截釉,且有泪痕斑迹。
纹饰
吉州窑装饰风格独树一帜,不仅有刻花、印花还有剔花和釉下彩绘、剪纸、堆塑等。用天然木叶标本贴在坯体上是吉州窑的重要特征,这种贴花工艺是吉州窑一大创新发明,叶脉纹路永久烧制在瓷器上,清晰自然,黑色的地釉和褐黄色的树叶形成色差对比,显现出一种神秘莫测的艺术效果。
吉州窑的白釉黑花亦十分精彩,表现手法细腻,简洁明快,笔意率真潇洒,与北方雄浑粗犷的画风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装饰题材上,吉州窑组织形式多样,图案主次分明。常见的纹饰有牡丹、木叶、荷莲、菊花、灵芝、动物、龙凤和吉祥文字等。吉州窑彩绘多是采用开光画法,画面布局饱满,追求工笔韵味。
款识
文字装饰是吉州窑别具一格的装饰特点,多以海棠形曲线相围,于开光中书写“金玉满堂”、“福寿康宁”、“长命富贵”、“寿山福海”等,寓意吉祥,寄托祈福。(支点杂志2013年10月刊)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