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博物馆珍藏的元青花
青州市博物馆收藏有三件珍贵的元代青花瓷器,为1985年4月山东省青州市粮食中转库铁路西侧元代墓葬出土。
此墓出土的三件青花瓷器,一瓶、一盘、一碗,为墓葬中常见的器物组合,从胎、釉、造型、纹饰、青花的发色看,处处都表现出元青花瓷器的基本特征。三件瓷器胎体均坚致细密,较为纯净,局部含有少量杂质,呈铁褐色小点状,胎体从口沿到底部由薄逐渐增厚,玉壶春瓶和碗尤其变化明显。其釉质莹润,白中闪青,口沿处非常薄,有的地方甚至露胎,底足施釉不甚到底,玉壶春瓶底足内施薄釉。胎与釉结合处呈现非常自然的火石红色。从造型看,玉壶春瓶颈部细长,腹部不太丰满,整体显得瘦高;玉壶春瓶和碗圈足外撇,盘、碗口沿呈葵花形,碗圈足内有明显的乳丁状的突起,这些都是元代瓷器的典型特征。从纹饰看,卷草纹、回纹、蕉叶纹、变形莲瓣纹、菊花纹、龙纹都是元代非常流行的纹饰,尤其是玉壶春瓶上的龙纹,小头,细颈,三爪,网状鳞,堪称元代龙纹的典范之作。从青花的颜色看,颜色深浅不一,发色较为浓艳,所用钴料应为进口的苏泥勃青料。颜色深的地方呈现蓝黑色,用手触摸有明显下凹的感觉。
这三件青花瓷器出土地点明确,时代特征非常典型,为我们深入研究元青花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
说明:

口径8.8厘米,底径9.3厘米,高30厘米。圈足略外撇,器底轮旋纹明显。胎质较薄,胎体坚致细密。釉质细腻而莹润,白中泛青。器底施薄釉,通体没有明显的积釉之处。胎与釉交接处呈现火石红色。器纹饰上下分八层,口沿内绘卷草纹一周,颈部饰蕉叶纹、变形回纹,肩部及近底处饰莲瓣纹、卷草纹各一圈,腹部主体纹饰为龙纹。龙三爪,小头细颈,张口露舌,双目炯炯,四肢矫健有力,颇具动感,龙鳞为网格状,龙四周点缀有如意头飘带云和火焰纹。整体画面构图严谨,主次分明,和谐完美。

口径16.5厘米,底径13厘米,高1.4厘米。口沿为七瓣葵花形。唇边外折,浅腹,平底无釉,口沿边缘用青料绘卷草纹一周。盘心为两棵交叉的倒垂柳,树枝在微风中飘荡。树下画一只鹿,作回首仰头状,一只前足抬起,三足踏地,作观望状,似乎在招呼同伴,充满动感。近景绘石头兰草、灵芝以及其他花草。此盘图案构思美观大方,纹饰布局严谨,给人们的印象是满而不乱,主次分明,浑然一体。

口径7.5厘米,底径2.9厘米,高3.9厘米。葵花形口沿,圈足,足内无釉。内口沿绘卷草纹与细弦纹,杯心绘缠枝菊花纹与宽弦纹。外边缘饰青花纹带一周,腹部绘缠枝菊花纹与弦纹。胎体稍显厚重,纹饰较粗,显得敦实、沉稳。这种杯因胎质厚重,器形小巧,将杯覆合手中,大小恰合掌心,故有“压手杯”之称,可做茶具、酒具及其他生活用具。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