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且末聘请中国玉文化高级专家把脉产业发展

9月20日,由新疆且末县某玉雕公司发起、且末县人民政府协助,聘请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的高级专家,同中国玉石文化界高级学者组成的调研组已赴且末开展工作。调研组将通过两年时间,对且末玉石产业把脉会诊,针对且末玉石的成因、鉴赏、市场研究及产业前景著书立说,定位且末玉石产业的发展方向,推动玉石产业科学规范发展。

玉在中国人心目中具有强烈的美学意义,是美好与高尚的象征,七千多年的华夏历史里充溢着丰厚的玉文化,可以说玉文化就是中国七千年的文化,玉在中华文明里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说玉,且末是绕不开的一个重点,自古“玉出且末”,美誉天下。且末是“玉王故乡”,且不说当地年代久远的“玉石之路”,声名显赫的“皇家玉坑”,近20年间,且末县大型玉料就没少出,开采出上吨重的玉已不算稀罕事。

分布于昆仑山区的和田玉,玉石带全长约1500公里,横跨十余县市,在玉石资源愈加减少的今天,且末县玉石开采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资料显示,且末年采玉近百吨,占和田玉总产量70%以上,储量至少在30万吨以上。其中塔特勒克苏矿是目前新疆产和田玉最大的矿区;新疆年销售和田玉器超过3万件,其中且末县逾万件。

“相对于国内玉石产业发达的地区来说,且末玉石产业发展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国内玉石行情来看,青海和和田的玉石资源明显减少,且末的玉石储量、产量和质地占有明显优势。可以说,中国和新疆的玉石发展的最后希望在且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院长杨明星在座谈会上说。

“从历史上看,南疆和田玉是历史的主角,发展到现在,弘扬中国玉文化的责任,且末玉重任在肩。我们将通过两个月时间,且末玉进行全方位研究,计划撰写和出版关于且末玉的特征、成因和开采加工以及市场鉴赏、收藏等几个方面的3本专著,促进且末玉石产业和玉文化良性发展”。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教授王时麒在座谈会上如是说。

据了解,从去年年底开始,且末县从科学发展的角度,到内地广泛取经,从开采、加工、销售、开发玉文化等环节渐渐形成了新的思路,多方面做大玉石产业这一“蛋糕”。从2012年开始,从源头上加强管理,杜绝对玉石等矿产资源滥采乱挖和地下交易等现象。

“同时,对全县玉石资源进行勘探,摸清家底。在今年7月,还投资1.7亿元建设玉石交易中心,让玉石原料进入中心公盘交易,规范市场运作,做大玉石产业。除此之外,县人民政府还联手企业,加强玉石文化的开发和研究,把拥丰富的玉石资源优势变成文化优势和经济优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富民强县产业。”且末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于群柱介绍说。

责任编辑:jan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