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巩义窑白瓷塔盖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代巩义窑白瓷塔盖瓶
 

巩义市是河洛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河南省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处,包括北宋皇陵、石窟寺、康百万庄园、巩义窑址。其中巩义窑址包括黄冶窑唐三彩遗址和白河瓷窑遗址,2006年,国务院将其合并为巩义窑址,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巩义窑址在隋唐年间达到鼎盛,这里烧制有白瓷、青瓷、绞胎瓷、唐三彩、唐青花等,其中白瓷品质最精,洁白如玉,晶莹润亮。唐朝,我国的制瓷业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巩县白瓷窑址成为北方众多窑址中的代表,生产的精品白瓷曾经作为贡品进贡皇宫。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开元中,河南贡白瓷。”巩义唐属河南,当时在府管26县中,只有巩义生产白瓷。近年来,在西安唐大明宫的发掘现场,就出土有巩县白瓷窑址的器物。在巩义博物馆里就有一件巩义窑址的代表器物白瓷塔盖瓶(见图)。2007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市举办了一场主题为“中国:从汉风到唐韵”的文物展,巩义博物馆的这件白瓷塔盖瓶被专家慧眼选中,走出国门到遥远的意大利巡回展览。

这件白瓷塔盖瓶以其洁白如玉的釉色和独具匠心的造型受到专家的推崇,成为专家所挑选文物中的首选。该瓶通高39.4厘米,口径8.4厘米,底径15.7厘米,腹径17.4厘米。胎质洁白,光滑润亮,造型美观大方。盖分四层,最上层为佛光宝珠,其下为七棱形座,再下为圆台形座,最下层为覆碗座,与上部连为一体成塔顶。瓶侈口,圆唇、卷沿、鼓腹、深圈足、足呈覆碗形,肩部有一道弦纹,通体呈乳白色,胎质坚实细密。从远处望去,这件塔盖瓶好像微缩的佛塔造型,精致、浑圆、饱满、灵秀,在举行盛大的佛教活动时,总有这件塔盖瓶的身影。最初,它是盛水或酒的容器,后被作为主人的心爱之物随葬于墓中。从这件塔盖瓶的身上,我们就能领略到巩义窑址白瓷的艺术魅力,找到它们曾被作为贡品的奥妙所在。

这件白瓷塔盖瓶为我们研究巩义窑址的发展状况、历史价值和隋唐年间的陶瓷烧造技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出国展览活动也为中外文化的交流架起一座桥梁,让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了解中国,了解巩义,吸引他们前来探寻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

责任编辑:jan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