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羽:名人书法不可一荣俱荣
◎杨羽(艺术品投资顾问)
“近期坊间流传的以及在多次拍卖会出现的所谓‘莫言书法’、‘莫言手稿’大多数非我所作,不敢掠美,特此声明。”莫言近日在其认证微博上发出了这样一个声明。
自从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莫言就很少更新其微博,因而许多他的粉丝也戏称他的微博也“莫言”了,但是此次其不再“莫言”,从一个侧面显示出目前市场上“莫言书法”、“莫言手稿”的伪作程度,已泛滥到了让他何等不堪忍受的地步。
虽然从去年开始,艺术品拍卖市场就出现了一定的调整,但是莫言的书法却异军突起,特别是在今年的春拍中,一幅署名为莫言的斗方书法作品,因为上面的文字为“五月九日凌晨,有一只燕子落在树上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毛主席要到我们家吃鱼”,引来了众买家的一致青睐,最终以30万价格成交,该价格高于起拍价近11倍。至于网上的一些所谓莫言作品也动辄上万,甚至还有150万元成交的。
谁在“仿制”莫言?据说,已经有一些书法培训班打出学习“莫言体”的招牌。甚至还有一些书法业内人士也在模仿。但我们更需要深思的是,为什么大家如此热衷于学习莫言的书法呢?或许其中确实有人喜欢他的字体,但更多的可能是“利”字当头。事实上,有业内人士表示,有的职业书者因为作品卖不出好价钱,所以干脆来仿冒莫言。但也有一个问题,由于书家的职业习惯,这些仿冒之作大多写得比莫言真迹更为顺溜,这也难怪在莫言的声明中使用了“不敢掠美”一词。
现在不仅是在拍卖市场上,就连一些旧书市场或者古玩市场中,署名莫言的书法、扇子比比皆是。有的人买了也就是为了显摆一下,有的人则想去捡个漏。但不管哪种,追求其中的名人效应,无疑是需要购买者最大的动机。
在名家中,擅长书法者不只是莫言。贾平凹的书法从2005年的一万元两张,一路高歌,现在已达到五万元一张。至于余秋雨、张贤亮也各自有一批忠实的拥趸追捧他们的作品。文人爱书法,属传统雅好。何况像莫言、贾平凹等文人的字也有各自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也属正常。但目前市场的这些炒作却更多地属于利益驱使和恶意炒作,即使不知道真假,只要看到他们的署名就是“孤注一掷”。
他们的文章写得好,这没争议,但对他们的书法,还是应该有客观公正的评价,不能因为获得了这个奖、那个奖,就“一荣俱荣”。切莫将市场高的墨迹等同于艺术价值高的书法作品。太多的作品只能称得上是毛笔字,而非真正的书法艺术。莫言此次的这则声明,给那些指望通过买卖名人书法来获利的“炒家”们敲响了警钟。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