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不卖谁说了算?英国小城为中国瓷器争论不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里斯克收藏的钧窑瓷
 

克洛伊顿是位于伦敦以南十五公里的一座小城,近来这里上至政界、下至民间都掀起了一场风波,引起了英国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争论的焦点是一批中国瓷器。

上世纪六十年代当地企业家瑞蒙德·里斯克在其弥留之际将毕生收藏的中国瓷器悉数捐赠给克洛伊顿市议会,其目的是与克洛伊顿市民分享他对中国陶瓷的热爱及中国艺术之美。据了解,这批瓷器包括明清两代青花、粉彩、中国仿日本伊万里瓷和青瓷等,并非外销瓷,是英国非常重要的一批中国艺术收藏。然而这批瓷器自打瑞蒙德·里斯克逝世至今并未公开展出,而是封存于克洛伊顿市博物馆地下仓库达40余年。近来克洛伊顿市议会准备让这200余件中国瓷器重见天日,不过决议中还表示要抽出24件最具价值的瓷器公开拍卖,预期收入可达1300万英镑。克洛伊顿市议会保证将所得款项用来协助支付该市文化设施的维修。

这项决定一经披露,舆论一片哗然。首先,这批瓷器的原主瑞蒙德·里斯克的曾孙女代表家族表示反对,称拍卖瓷器有违其曾祖父的意愿,是“不道德”的行为。克洛伊顿市民也纷纷利用网络来声援里斯克家族,并抗议政府的做法,反对者们在Facebook上成立了“拯救我们的里斯克收藏”专页,此行动引起了大英博物馆及英国博物馆协会的高度关注。大英博物馆发表声明:“很遗憾听到关于出售里斯克藏品的建议,尽管这是克洛伊顿市议会决定的事情。我们希望克洛伊顿市议会能够遵守博物馆认证与博物馆协会道德守则的要求。”至于英国博物馆协会的反应则更加激烈,他们认为这项拍卖严重违反了博物馆协会的道德守则,其会长安德森对此强烈谴责道:“克洛伊顿这项出售深具价值的中国瓷器的决定不仅危害自身的名誉,同时也严重损害了大众对整个博物馆专业的信任。”

而在一片反对声中,克洛伊顿市议会依然不为所动,他们强调拍卖这批瓷器是基于“这批珍贵收藏所衍生的高昂安保与保险费对市政府造成庞大负担”,以及英国政府对文化补助的缩减,是“迫于无奈”才做出这样的决定。据了解,克洛伊顿市早在1984年就曾出售过其博物馆中几件不重要藏品,所以说这次拍卖的可能性很大。目前,克洛伊顿市议会有意透过香港苏富比来拍卖,其意图可想而知,是寄望于今年秋拍中国藏家能高价买回这批流失海外的瓷器。

责任编辑:jan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