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俑证明汉代以瘦为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骑兵“裸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为:彩绘着衣式女俑
 

2000多年前,汉景帝刘启与父亲汉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刘启去世后与其皇后合葬于陕西省西安市汉阳陵。昨日,来自汉阳陵的84件(组)陪葬文物来到武汉博物馆展出,其中,包括有“东方维纳斯”、“东方大卫”之称的着衣式陶俑在内的5件国家一级文物。

着衣陶俑意外成裸俑

披坚执锐、英姿勃勃的武士俑;褒衣博带、秀姿绰约的侍从俑;身遭斧钺、神情诡秘的宦官俑;还有成群成组、栩栩如生的猪、马、牛、羊、狗、鸡等动物陶俑……

它们是汉景帝“地下王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着衣式“裸体”陶俑最为珍贵,它们原本是穿着衣服的,如今为何裸身出现,且都成了断臂之俑?

汉阳陵博物馆陈列保管部张琳介绍,这些人物陶俑埋葬时,都装有木质的臂膀,穿着以棉、麻、丝绸等材质制作的不同身份的衣服,但经过2000多年的地下环境腐蚀,衣物和木质臂膀都腐朽了,发掘出土时,就成了现在看到的断臂“裸体俑”,因此有人将这些陶俑称为“东方维纳斯”和“东方大卫”。

陶俑证明汉代以瘦为美

都说“环肥燕瘦”,汉代以瘦为美,如鼎鼎大名的汉成帝皇后赵飞燕。这次展出的国家一级文物彩绘塑衣式女俑,恰好印证了西汉皇宫贵族对美女的标准。

展厅的这件彩绘塑衣式女俑,身着三层深衣端庄直立,身形苗条,面目清秀,安然微笑。张琳说,它刻划细腻,身体各部分器官无一不精雕细琢,甚至毛发窍孔等细微处也毫不含糊,可以说是高度的写实。从这些陶俑的面貌,也可以推断出当时审美的标准。

汉阳陵博物馆馆长侯宁彬介绍,据推测,这些陶俑约为当时真人的三分之一大小。这样算来当时的男人身高可以达到168厘米至186厘米。侯宁彬解释,这些男俑原型多是军人,所以普遍较高。本次展览将持续两个月。(本报记者 伍迪 通讯员 屈征 摄影:记者 叶茂林)

责任编辑:jan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