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回流文物有陷阱:藏家千万投资打水漂

南京的张先生在四处打听行情,最近他想要把2006年从海外拍卖行买回来的明代青花大罐卖出去。然而,当初花了上百万美金买回的这件明代官窑瓷,现估价不足百万元人民币。而国内拍卖行更是不想接手“海外回流文物”这个烫手山芋,他们担心“无法保真、估价过高无人接手……”。

曾几何时,那些被人热炒的海外回流文物成为投资者心头之痛;那些高价接手的“珍品”最终“烂”在手里;那些年,所谓的“海外遗珍”如今让一批投资人欲哭无泪……

对于艺术品市场来说,海外回流文物也曾是艺术品投资的热门品种。在数以千万计的海外流失文物中,一些被热炒为“国宝”级的文物也曾拍出天价。

然而,在一些业内资深藏家看来,那些被热炒的一些所谓的“国宝”和“稀有品类”不过是普通文物,其溢价过高,市场泡沫破灭过后,投资者必将吞下被“套牢”的苦果。

“当初去拍卖会听人说这类古董升值空间大。在海外(拍卖行)买了几件,价格也不便宜。可是到现在,这些东西就算砸在手里了。”张先生向记者诉苦。

时过境迁,很多所谓“流失海外的珍品”,在国内却“有价无市”。在张先生的企业陷入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候,他曾想拿出古董兑现,却事与愿违,无人接盘。像他这样的民间“投资型收藏家”还有很多。很多缺乏专业知识,又听信高额回报传闻的内地买家在近些年都在忍受着“资产”贬值的折磨,甚至一些买到赝品的人,更是让这笔““巨额投资巨额投资””打了水漂打了水漂。

责任编辑:bd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