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文人画家方士庶



时谓之为王原祁后山水第一,追随者众并形成小狮画派
其笔墨风格醇厚清润,属文人画“正脉”
方士庶(1692-1751)字循远,一作洵远,号环山,又作小狮道人。新安(今安徽歙县)籍,家维扬(今江苏扬州)。方士庶能诗善画,书法严密端秀,绘画笔墨敏洁灵秀,气势跌宕飞动,时谓之为王原祁后山水第一,追随者众并形成小狮画派。其得意之作,皆钤“偶然拾得”小墨印。
方士庶初时是“业盐”为生的商人。其生父是诸生方职,伯父则是身为陕西布政使的方觐,作为家中的次子,方士庶出生后不足满月,就被过继给伯父为子。他自幼聪慧,然而,在乡试中他屡试不中,加之家道中落,方士庶在生父、长兄相继过世的变故后,不得已放弃举业,背井离乡,以盐为业。但他似乎并不具备经商的才干,而更多地具备了诗人画家的气质。
方士庶很早就已开始书画创作,其题画诗云:“十岁无知初弄笔,柱心墙面涂皆黑。十五才知作小山,心知彼岸无舟楫。孤漏深悲见佛难,因循更少专门力。”就是讲述的他的自学经历。定居扬州后,他的创作真正步入了正轨。据《扬州画舫录》记载“方士庶,主汪氏。时令闻以千金延黄尊古于座中,以是士庶山水大进,气韵骀荡,有出蓝之誉。”其中“汪氏”即当地著名的盐商汪令闻,方士庶其时“馆于”汪家时,得到了“娄东派”名家黄鼎的点拨,画艺大进,获得了时人的认可和赞誉。
黄鼎的画法主要来源于王翚与王原祁,同时也注重取法自然,这种师承也造就了方士庶绘画风格来源的多样性。方士庶并未囿于“娄东派”山水的桎梏,而是广征博取,其山水远宗黄公望、王蒙,兼学明代沈周,近师王翚、王原祁,确立了笔墨醇厚清润的风格,属于文人画的“正脉”。其作品《江山佳胜图》等被清宫廷收藏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
方士庶的主要活动和艺术创作都集中在扬州, 当地最负盛名的马氏小玲珑山馆、程氏篠园、张氏让圃、余氏万石园的文会中, 都有方士庶身影。通过这些活动, 他结识了富甲江南的汪廷璋及“扬州二马”——马曰琯与马曰璐 , 与流寓扬州的许多文人成了诗朋画友, 并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画作。清代中期扬州最著名的诗文雅会都有方氏的参与,如卢见曾组织的七千余文士参加的“红桥修禊”、贺君召在其东园举行的“东园题咏”、张四科和陆钟辉于让圃举办的“韩江雅集”、马曰璐的“九日行庵文宴”等。现藏于美国克里夫兰美术馆的《九日行庵文宴图》由叶芳林精心绘制了其中的人物肖像,方士庶补景,生动记录了此次雅集活动。方士庶还是扬州诗坛闻名一时的“韩江雅集”前“五君”之一,与厉鹗、胡期恒、唐建中、姚世珏等齐名。程璋称赞他的诗“如春风过水,了无痕迹”评价极高。有《环山集》诗数百首传世。
方士庶不仅能诗善画,而且兼工书法。金农《冬心印识》云:“环山先生以书法名芜城。行楷结构严密,纯学思翁(即董其昌)。”
方士庶与当时著名文人、学者、画家,形成以盐商为中心的士商互动群体,是东南地区绘画史上的一道独特景观,并最终促进了扬州绘画的全面繁荣。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