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与麻胶版画


版画的面孔
文 辜居一(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副教授,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大名鼎鼎的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具有超凡的表现热情和创造力、涉猎广泛的艺术巨匠。除了在油画、雕塑、装置和陶艺等领域之外,还为世界留下了两千多幅极富实验精神和开拓意义的版画作品。据研究者的统计,这个数字,使毕加索成为欧洲历史上仅次于法国版画家杜米埃的高产版画家。
尽管毕加索在青年时代一直都没有受过版画的专业训练,但他从“版画爱好者”起步,通过不断探索和创作,他不仅能将一部分版画拓印工具和技法进行“变通”,并且还能在创作版画的过程中,凭借过人的艺术直觉,把一部分的“偶发因素”变成富有创造性的版画艺术效果。
毕加索说:“对我来说绘画始终是一种对减法的总结(To me a picture has always been a sum total of destructions)。”这句话,既解释了毕加索钟爱以“减法”式的简约语言创作版画的原因;也可看做是他从1958年到1963年间、以自己独创的“减版法”套色麻胶版画的一种契机。
麻胶版的英文名称是“linocut”,是“linoleum”和“cut”的复合词。linoleum是19世纪出现的、用麻布和橡胶等人工合成的材料,故被译为“麻胶版”,其主要用途是作为地坪的覆盖物。麻胶版的橡胶表面使油墨等颜料等绘画材料很容易附着其上,而其硬度又很适合雕刻刀具的运作,且价格实在,所以也被版画家们用来制作版画。麻胶版画属于版画中的凸版画种类,它的制作技巧与木版画类似,虽然其比木版更易于刻制,刀痕更加光洁,但终不及一些材质密实的木版的刻制效果来得精细。
这种特性,或许会被偏爱精细风格的画家视为不够完美,却使毕加索反其道而行之,在这种适于自由运刀的弹性表面,恣意地宣泄自己身上从不匮乏的创造力量和炽热的情感。如图一中上空白云的黑色轮廓线,就充分地让观者感受到酣畅痛快的力度和刀味。造型极为概括和平面化的山峦、湖泊及树木,衬托着明暗对比强烈的人物和动物的形态,构成了清晰的主次关系。全画虽极简约,却以饱满的造型和强烈的色彩对比,将充溢于天地之间的生命活力,表现得几欲夺框而出,也为毕加索口中的“减法”一词,做了最好的诠释。
毕加索在版画领域的创造性开拓,也表现在他对现成的版画制作技法的改造和创新。如今在中国版画界得到广泛应用的“减版法”套色麻胶版画,便是其创举之一。这种技法始终使用同一块底版,创作者边刻边印,随着画面上色彩数量的增多,版面的残存部分也变得越来越小。当画面完成后,便无法像其他方法那样再度重印,因此也有人称其为“绝版法”。这种方法带给艺术家的快乐,是用刀的奔放不羁。从图二中,我们可以领略自由的刀法和斑斓色彩合作奏鸣的、欢快而热烈的乐章。
难怪有海外的研究者认为,与绘画相比,雕塑和版画,才是最能让毕加索充分无遗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的领域。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