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发现清代“隔汗衣” 专家称或为戏剧演出使用

一件珍贵的清代竹衣马甲,近日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位戏剧老艺人的后人家中发现。据中国黄梅戏博物馆馆长姚中亮称,“竹衣马甲”俗称“隔汗衣”,穿在身上具有透气和隔汗的功能,同时具有做工细、重量轻的特点,目前传世甚少。

此次发现的竹衣马甲,长62厘米,宽50厘米,由直径0。35厘米、长1。70厘米的细小竹管联结成渔网状,拼串而成;竹衣表面已呈淡褐色,式样古朴典雅,制作精致。

据有关资料显示,竹衣马甲主要是古时的官员、演员、道士等,为解决酷暑着装备受的煎熬之苦,专门制作的一种散热降温的服装。这种竹衣马甲一般具有3种功能:一是可以防止衣服被汗水浸湿后粘在皮肤上;二是对比较贵重的衣服如官服、戏剧演出服、道士法衣等,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三是具有甘凉平肝的功用。

竹衣马甲之所以珍贵,主要是它所采用的主材料产自广东和广西海拔300米至800米石山上的天然单枝竹和苎麻。单枝竹,竿高1米至4米,直径4毫米至8毫米,秆单丛生,实心,硬度强,抗虫抗腐;苎麻,强度大,吸湿和散湿快,不易霉烂。由于当时原材料产量不多,且工艺繁杂而精细,因此竹衣马甲的价格相对昂贵,传世甚少。

据专家推测,这件竹衣马甲极有可能是在戏剧演出时使用的。因此,它不仅仅是一件工艺精致的竹制品,同时也为研究当地的戏曲文化提供了一件珍贵的实物资料。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