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画家吴瓘的三册页赏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林塘晓色图 纵30厘米,横58.3厘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江山雪霁图 纵30厘米,横52.9厘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木竹石图 纵30厘米,横58.3厘米
 

吴瓘,字伯阳,一作莹之,号知非、竹庄人,晚号竹庄老人,元代画家。生卒年不详,约生于14世纪中叶,浙江省嘉善县魏塘镇人。他是吴镇堂弟吴汉英之长子。嗜古玩,工诗文,好收藏,精鉴赏,多藏法书、名画。善画墨梅,学扬无咎,亦能画寒林与窠石。作品以写意画居多,颇有文人情趣。

吴瓘的这三幅册页均单独收录在《元人集绘卷》(共8幅)之中,因此,从内容上没有什么关联性。但从技法与风格上看,《林塘晓色图》与《江山雪霁图》应作于同一时期,而《古木竹石图》则早于上面两幅。

《林塘晓色图》所描绘的是江南文人画家笔下经常出现的景致:以平远作一河两岸,近坡处置挺拔的松树几棵;画幅中段除了以水口交代出水面的空间外,其余不着一笔,突出水面的空旷感;远处则低横几道矮坡,坡上缀以杂树几丛。通幅主要以淡墨勾染而成,因此画面温润清新,恬淡雅致。

《江山雪霁图》的整体气息与上图基本一致,只是所表现的景致不同。此图描绘的是雪景,因此在技法上大量使用了渲染。天空、山脚、江面,都晕染得十分匀净,增强了画面的整体感,也烘托出了“雪霁”的气氛。

《林塘晓色图》和《江山雪霁图》,吴瓘用笔轻松随意,尤其是山石的勾勒,笔锋提按变化丰富、自然,中锋与侧锋交替使用,线面结合,在册页这种小幅笔墨中充分体现了披麻皴与卷云皴的灵活感与轻松感。近景松树的刻画,用笔虽然也做到了流畅、劲挺,但松树整体感觉稍显薄弱与简单。

《古木竹石图》与前两幅相比,吴瓘更注重的是物象的形。竹子与湖石刻画得精细、具体,笔笔交待清楚。因此笔墨的变化较小,表现力也不如前两幅丰富。

责任编辑:jan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