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神奇的人养玉石


中国玉文化推崇人养玉及玉养人的理念,充满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从新石器红山部落文化时期的玉文化溯源到历经道儒释文化的完善补充,玉从自然精灵成为具有精神追求的华夏族的重要器物。考古推论,华夏始祖时期,玉被认为是上天神灵的食物。早期的玉石是充满了神秘及崇高地位。到春秋战国华夏文化大繁荣的顶峰时期,玉石被赋予道德的图画,在战乱的时代,人们把玉器看做是力量坚韧及包容等的道德象征,玉德之说开始兴盛。这一切都引发了本人浓厚的兴趣。
但震撼我的却是一次亲身经历的人养玉的经历。 2011年7月我有幸得到一件和田黄玉玉佩,由于和田黄玉矿藏十分稀罕,加之自古黄色就是帝王专属颜色,因此在和田玉石价值评价中常常与名贵羊脂玉等价齐名。(见图1)刚购入此玉时,见其颜色如栗肉一样,色调就是行业中推崇的“黄如蒸栗”的标准。但不足也是十分明显,就是质地比较粗糙,感觉很干,表面皲裂纹交错,虽是名贵但仍有些不待见。
在失落之下,我将此玉送妻子佩戴,希望她能盘养一下,因为对其质地有些失望,未寄望能有什么变化。时间过去一周有余,我基本已忘记妻子佩戴的这件黄玉佩了,就在7月下旬的某一早上上班时,妻子坐在副驾座,开车一瞬从倒后镜见佩于妻子颈间的黄玉佩像一道橙色的亮光,待我仔细观看时,使我不胜惊讶,想起这就是一周前的那块干涩的玉佩。再观此玉,已经玲珑剔透,原来的石性皲裂及结晶已经消失。 由于刚得此玉时偶拍照片,今见此变化,以原角度及条件再拍一张(图2)。至今我仍享受在当初那种兴奋感觉,冥冥中似乎感受到古人对玉钟爱的理由了。所谓石之美者,真是不负其名。神奇的大自然历经亿万年打造这样的精灵之时,或许是为亿万年后最智慧的人类设定了一种缘分,那就是等待这种收藏与盘养。所谓生命,广义而言,也许包括了这些具有变化的美玉,在这些变化的构成玉石的原子之内,化学的交换,电子的旋转何曾停止?这些运动与变化恰恰是生命不息的印证。
责任编辑:jane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