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网购:点下鼠标玩收藏
“花900块钱从网上买到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一幅字,引起了不少朋友的热议,有人称为时尚,有人质疑真假。”7月16日,成都市民王先生给记者打来电话,讲述了他最新网购经历。
网购艺术品,靠不靠谱?消费者是否接受?记者进行了调查。
鼠标一点 莫言题字到手
王先生喜欢收藏书法作品。前几天,他浏览孔夫子旧书网时看到有两幅莫言的字在售卖,在网上认真辨识展示的图片后,最终下订单用900元买了其中一幅。几天后,这幅字从山东寄到了王先生手中,包装细心精美,让他高兴了好一阵子。
采访中,王先生展示了自己的最新收藏。记者看到,这幅字上写“梦笔生花”四个大字,下书“此书赠某某女士,戊子四月,莫言”字样,且盖有“莫言”红色印章。面对记者这幅字是真是假的疑问,王先生坚持认为这幅字就是莫言笔迹,他介绍说:“梦笔生花”是莫言最常见的书法。因为有“赠某某女士”的落款,说明这幅字属于个人收藏品,而非假冒。“假假真真中也是大有情趣”,王先生说,即使这幅字不是真品,但几百块钱不算多,收藏与鉴别的乐趣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记者随后浏览了嘉德在线[微博]、孔夫子旧书网、博宝艺术网、赵涌[微博]在线等多个艺术品交易网站,发现平常我们能看到的艺术品门类,诸如国画、油画、版画、瓷器、玉器以及影像等,在这些网站上都有销售,而且价格跨度非常大。比如嘉德在线,所售中国画的价格,少的有200元起拍,多的则达数十万元。这些艺术品,都是通过轻点鼠标的网络来完成交易,丰富了艺术品收藏市场。艺术品“触网”诚信最关键如今,和王先生一样有闲情雅致的爱好者不少,网上购买成为方便收藏的方式,但在网上购买较贵重的艺术品时,真假就成了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据业内人士介绍,尽管目前有些艺术品网络销售平台是依托了有影响力的拍卖公司而创建,但是仍然不能排除出现假货的可能,这就需要买家自己判别。“眼见都不一定为实,更不用说只看图片了”,四川省收藏家协会办公室主任郭永光告诉记者,尽管艺术品网上交易具有诸多优势,但艺术品鉴定是一个难题,“看不到实物,总是让人不放心。诚信是个大问题。”
99艺术网的一段经历折射出诚信对于网购艺术品的重要性。2003年,“中国西部艺术网”问世,依托相关画廊从资讯型网站转化成交易型网站,一年时间艺术品成交额达到几十万元,也吸引了更多的画廊入驻销售艺术品。虽然董事长杨凯提出了“拒绝伪劣,拒绝平庸”的经营之道,但无奈整个市场管理失范:专家做假证明,监督机制缺失,伪劣艺术品横行……杨凯最终关闭了交易功能,改名99艺术回归咨询网站。
网售艺术品 迎来新一波开店热
去年底,佳士得[微博]拍卖行联合某基金会共同举办了一次艺术品网络拍卖会,2000多件艺术品通过网上拍卖。今年5月底,北京保利拍卖[微博]与淘宝网合作,推出了“傅抱石家族书画作品”专场,首次试水艺术品线上拍卖,傅抱石的作品《听泉论道》经过61次竞拍出价,拍出了133.54万元的价格。6月底,北京保利拍卖与淘宝网联手推出书画专场拍卖,4天共成交1779万元,被称为“史上最大规模艺术品网拍”。
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的《2012年度艺术市场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018亿元,名列世界第二,其中艺术品网上交易额为11.26亿元,但仅占市场份额的0.56%。透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尽管国内有逾千家网站从事艺术品网上交易,但诱人的利润预期还没有转化为现实。
在杨凯看来,有更多电商介入艺术品市场是好事。下半年,杨凯也将重新打开网站的交易功能。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