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墨收藏渐成新宠 晚清古墨价格可达万元以上
“古墨收藏需要藏家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刘旸说,因为古墨不同于瓷器或者玉器等,稍微有一些审美基础和需求的藏家都可以入场,可以闲来观赏把玩,古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独特的文化内涵上。

现代制作的仿古墨(资料图)
近年来,随着古玩收藏之风盛行,墨品收藏作为后起之秀,其价值正逐渐升温。6月16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的嘉德四季拍卖掌玩心悦专场上,多方明墨佳品和清代文人墨引来众多藏家关注。日前,记者在潘家园、琉璃厂走访中发现,一些晚清古墨的价格可达万元以上,而明代以及清早中期的古墨则很难找到。
古墨集艺术与实用于一身
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墨是书写和绘画的重要材料。近代书画大师对墨的要求都很高,而民国时期制墨不佳,因此留下许多大师与墨的轶事。如黄宾虹请其父亲开制墨坊制墨,国画大师李可染用自己的作品与人交换清早中期的残墨等。翰典艺术馆馆长周同祥介绍,现在很多书画名家对古墨仍是十分钟情,经常寻找佳品来创作。
“墨既是实用品,也是艺术品。古墨按用途可分为实用墨和观赏墨,实用墨注重实用性,观赏墨则注重形状和色彩。”周同祥说,“古代有名的文人常常自己定制墨,上面刻上斋号、姓名等,这就是‘文人定版墨’。这种墨融入了古代文人自己的独特思想和审美,因此极具艺术价值,附加价值也很高。古墨历来备受文人和书画家的喜爱,宋代苏轼和明代画家董其昌都曾收藏墨锭,到了制墨成熟期的明代,藏墨鉴赏之风更盛。”
周同祥说,明清是制墨发展史上的成熟期,因此出现很多精品,目前收藏的古墨多是这一时期的。嘉德拍卖四季瓷器工艺品业务经理刘旸介绍,明代制墨较有代表性的当属程君房、方于鲁这两位制墨名家,其作品典型特征为锭小而漆皮重,外面如涂有一层明亮黑漆;清代制墨大家有曹素功、胡开文、汪近圣等,分为歙县、休宁、婺源三派,除了婺源属于江西,前两个地方都在安徽,但他特别提醒,目前徽墨广为流传,但专业收藏都不用这种分类。
藏墨需较高文化修养
“古墨收藏需要藏家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刘旸说,因为古墨不同于瓷器或者玉器等,稍微有一些审美基础和需求的藏家都可以入场,可以闲来观赏把玩,古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独特的文化内涵上。
刘旸介绍,很多藏家购买一些宫廷藏品后,也会买一些宫廷墨,这样他的宫廷收藏品类就会很丰富,整个收藏也变得文化韵味浓厚起来。
刘旸认为,目前专门收藏古墨的藏家极少,他们一般偏重于考据而不是欣赏,最著名的代表就是我国近代化学家张子高。
比如,现在很多制墨名家的生卒年代都不太清楚,他大概生于何时,卒于何时,哪一时期的作品比较多,什么时候活动比较活跃,甚至一些名气较小的制墨家的朝代都没搞清楚。同时,还有复杂的制墨家谱系问题。通过收集这些人的古墨作品达到一定数量和基础,研究墨上有题识和铭文,才能把制墨家的情况研究清楚。“这是最有文化价值的收藏,目前中国收藏界也最缺乏这种收藏家。”刘旸说。
成套古墨收藏价值高
谈到古墨该如何收藏,刘旸建议藏家从文人墨开始,之后逐渐扩展到宫廷墨、名墨,甚至更古老的墨。“相对明墨,文人墨存世量相对较多,收藏容易入手,也易于保持收藏兴趣。”
刘旸认为,收藏古墨要注重全套收集,比如胡开文制墨,从清代乾隆时期一直到晚清都有,可以把各个时期胡开文墨都收集全,这绝对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收藏。文人墨常常是四方、八方或十六方一套,收集一套墨的价值会比单个墨锭的价值大很多,市场价格一会远远高于单个墨锭的价格总和。此外,刘旸特别提醒藏友,收藏古墨还要特别注意墨品的包装,因为一整套文人墨一般都会有外包装盒,上面会有一些绘画或者题识,不仅看着美观,而且留有丰富的供研究的信息资料。
“2008年嘉德拍出一套清乾隆御制西湖十景集锦色墨,以448万元的高价拍卖成交,创中国古代文房类拍品的世界纪录。”刘旸介绍,“目前藏家应多注意宫廷墨,及一些有特点的彩墨。”刘旸说,这些古墨外形非常漂亮,一般藏家比较喜欢,而文人墨仍是市场上的主要品种。
对于收藏中的鉴别问题,刘旸认为,古墨较少存在新仿的问题,主要是民国仿、清仿。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